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经验
第04版:基层
标题导航
凝聚法治力量 绘就美丽画卷
省公安厅深入推进平安贵州冬季行动
我省首次将名城保护纳入公益诉讼范畴
全省检察机关法医培训班在贵阳举办
省司法厅到贵阳市开展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检查验收
图说新闻
发行广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聚法治力量 绘就美丽画卷
——我省文旅产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 通讯员 高波
作为国内外游客最喜爱的旅游省份之一,贵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魅力。从壮美山川到碧波激流,从民族风情到村寨古韵,从非遗传承到红色积淀,绘就出一幅“多彩贵州”的美丽画卷,令无数游客为之陶醉、为之着迷。
近年来,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完善文化旅游产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凝聚法治力量,助推文化旅游产业朝着持续健康、高质量的目标发展。
护航旅游健康发展
旅游业的繁荣,在振兴地方经济、促进文化交流、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对当地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贵州省委政法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全省中心工作,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推动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多彩贵州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贵州省公安厅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主攻“旅游产业化”主战略,按照《贵州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至2024年)》安排部署,制定印发《贵州省公安机关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为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网红街区等安全保卫工作,最大限度布警街面,严格落实重点时段、地段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贵州各级法院高度重视对自然遗迹的司法保护。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梵净山管理部门构建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执法司法衔接机制。铜仁市江口县人民法院审理“梵净山金顶刻字案”,举一反三,针对梵净山重点文物及自然遗产发出司法保护令。铜仁市德江县人民法院针对五彩洋山河景区内自然遗迹“圣母盘”人为损害情况,向社会公众发出自然遗迹司法保护令。
在贵州“村超”发源地榕江县,当地司法局聚力治安环境建设,组织司法干警开展夜间街道治安巡逻防控,不断提高见警率,切实减少各类突发治安事件的发生。落实榕江县委政法委工作要求,组建“村超”赛场安全稳控巡逻队,及时排查化解“村超”比赛现场各种隐患苗头,为“村超”比赛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配合榕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积极开展交通志愿服务,在高密度人流量路口引导群众文明出行,为“村超”游客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同时,调度各乡镇司法所和各行业调解委员会,重点对“村超”参赛的各村各社区矛盾纠纷隐患进行分析研判,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
近年来,贵州检察机关积极部署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努力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文物古建等系统性保护水平。
“阿妹戚托”是起源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三宝彝族乡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三宝乡作为晴隆县异地扶贫搬迁整体搬迁点,全乡迁入阿妹戚托小镇后,相关部门未依法制定“阿妹戚托”项目保护规划,未向传承人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支持开展传承、传播活动,致使该项文化面临灭失的风险。
2022年6月23日,晴隆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工作中,发现该案线索后依法立案。在走访相关行政机关、传承人并查阅相关资料之后,晴隆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向该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职责,制定保护规划,保护、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
2023年2月,晴隆县人民检察院持续跟进监督“回头看”,发现“阿妹戚托”项目已得到整体保护。在晴隆县民族中学及县第一小学等6所中小学设立“阿妹戚托”传承场所,由传承人定期到校开展培训。在小镇挂牌了专门的“阿妹戚托传习所”,投入了1311.6万元建设的阿妹戚托小镇污水收集管网已投入使用,“阿妹戚托”文化传承场所得到有效保护。
贵州各级法院不断强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体两面”保护。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传统村落提供司法保护的意见》,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黔南州惠水县人民法院在好花红村“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挂牌,设立全省首个布依古寨司法保护基地。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法院在梭戛生态博物馆设立法官工作站,加强箐苗文化遗产原地保护。黔东南州雷山县人民法院审理苗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案件,发出全国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令。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司法保护示范点,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保护注入司法力量。
守护红色资源传承
近年来,贵州不断加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法治宣传和部门协作,积极营造公众参与、合力保护红色资源的浓厚社会氛围。
全省各级检察机关立足职能,积极开展红色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自2021年以来,贵阳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红色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案件14件,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0件,通过诉前磋商方式开展整改工作2件,有力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为红色资源保护注入检察力量。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调研,第一站就来到遵义,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为使红色传承得到更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2022年,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遵义红色资源司法保护的意见》,积极探索红色资源损害赔偿诉讼,全面加强红色资源司法保护工作。
遵义市习水县人民法院在审理某县文化和旅游局怠于履行革命旧址文物保护监管职责行政公益诉讼案中,针对川东地下党支部在桐梓活动期间遗留的“川东地下党联络站”旧址毁损严重的情况,依法判令某县文化和旅游局履行保护职责,推动完成对存在灭失风险的文物实施抢救性保护措施,强化受损红色资源修复实效,保障红色资源代代相传。
贵州拥有独特的文化禀赋和资源优势,通过文物保护、文化旅游等工作,可以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贵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在法治坚实保障下,贵州的文旅产业必将焕发出蓬勃生机和绚丽光彩。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