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修文县青山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
一个国家级法治示范村的“前世今生”
青山村全貌。

田间地头宣传法律法规。

村规民约。

坝坝会收集民意。

村民自发打扫环境卫生。

发放宣传资料。

■ 记者 付先锐
  编者按:
  11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司法部联合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
  范村镇名单,修文县洒坪镇青山村入选。
  2021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联合命名青山村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是什么让一个名不见经传、曾经破旧不堪的小山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接连获
  得国家级别的肯定?日前,记者走进青山村,还原其“前世今生”。
   改善基础设施:旧山村变新农村
  修文县直机关工委的陈红文是土生土长的修文县洒坪镇青山村人,说到青山村的过去,他连连摇头:距离县城25公里,交通十分不便,整个村子除了一条过境的县道之外就只有杂乱无章的阡陌小路,人和牛马勉强可以通过。到处是破旧不堪的土墙、草房;全村5个村民组580户1860人,守着1300余亩土地,几乎都是种玉米,一年干到头,勉强够吃……
  苦怕了、穷怕了,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像陈红文这样的公职人员,近年来,青山村走出了100多个。走出来的青山村人面对依旧贫困的老家,一直在想办法,一直在努力。
  2011年是青山村命运转折之年。
  在华西村从事机修工作十年的赵朝发回到了老家青山村。
  “在外面赚了点钱,回到老家来准备修栋房子。”然而,残酷的现状让赵朝发痛苦不堪,买辆车,开不到家;想修房子,砖和水泥拉不进去……
  “见过世面”的赵朝发决定回老家,为家乡做点事。
  2011年,在修文县洒坪镇人民政府的支持和青山村群众的选举下,赵朝发当选为青山村村委会主任。
  “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上任后,赵朝发召集村支两委共谋青山村发展。他深知,发展才是硬道理。
  “让青山村人过上城市人的生活。”这是当年青山村村支两委向青山村群众许下的诺言。
  “首先是和青山村走出去的这100多人联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赵朝发带领青山村群众定规划、跑项目、筹资金……又赶上了国家发展乡村的好时机。从2011年开始,在修文县委县政府、洒坪镇党委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支持引导下,修建通组路、产业道,修沟渠、引山水,安路灯、建广场……青山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质的改变。
  到今天,青山村村内修建了机耕道10.4公里,生产便道3公里,排灌沟渠3.5公里,目前实现组组通、户户通。供水安全清洁,供电稳定,通讯网络畅通,消防和防灾减灾设施齐全。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完善,饮水安全有保障。村落现有健康步道2公里,健康文化园1个,群众健身广场5个共计1万平方米。实施美丽乡村建设2个,农户改造473余栋,受益农户1400余人,建成农业现代化蔬菜基地1个。
   聚力发展经济:老百姓得真实惠
  在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青山村清楚,发展才是硬道理。
  青山村要发展,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党委政府先后引进多家企业对青山村进行了产业帮扶。
  2014年,一家大型农业公司进驻青山村,流转500余亩土地打造产业核心区,惠及300来户1000余人。园区发展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创新改革探索出分组承包、分类管理、分期经营、定价保底的“三分一保”模式,以党建引领,企业为带动,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壮大村集体、企业、农户三方经济。该模式后来在修文县得到推广。每年流转土地分红可达30余万元,农户在园区务工每年务工费共计可达80余万元。
  “100多万是真真实实落在青山村,落在老百姓手里面的。”青山村现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少惠说,有的村民一年在园区务工都可以收入一两万元。村民刘德英,2021年在园区一年的务工收入26000多元。李大香一家承包了园区的手工活,一家三口人一年收入有5万多。
  现在,青山村以特色种植为主,全村除了园区的500亩以外,金家寨等村民组的百姓根据市场需求,在村支两委的指导下,种植西红柿、白菜苔等周期短、见效快的经济作物。
  “我家种了2亩多点(白菜苔),去年卖了四五千块钱。”金家寨组村民王学贵说。
  修订村规民约:“三治”引领新未来
  无规矩不成方圆。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赵朝发干的第一件事是修订村规民约:九不准。包括不准无故违背集体决议、不准阻碍集体发展等。
  借鉴华西村的一些管理模式,青山村委把村规民约发到每家每户。村支两委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创新走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模式,有机融合了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子,为青山村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良好法治环境。
  “我们把村规民约印发到每家每户,每家每户发放一本《民法典》。”青山村现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少惠说。青山村村支两委首先增强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实施阳光村务,推进村务公开。
  “违反村规民约,一票否决。”青山村联户长喻广舟说,村民杨某,因为阻碍集体决定的事宜,阻碍了村里的发展,其女在办理廉租房申请时,当众朗读了全部村规民约并写下保证书才得到大家的同意。
  “有规矩要执行,才能促进发展。”赵朝发说,规矩的制定和执行,让青山村往后的发展更舒畅、村民参与性更高。
  “我们坚持群众的事情群众决定。”赵朝发说,从2011年至今,青山村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修订完善符合村情社情、通俗易懂、群众认可、敢于执行的村规民约,做到“真制定、敢执行、有效果”。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青山村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活动,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干部、家庭等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发展是硬道理,但是法治规范和引导是关键。”洒坪镇综治中心负责人张健说。
  青山村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规范群众法律意识,引导群众依法办事,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治理效能释放:村民向往成现实
  走进十二月的青山村,500亩园区的蔬菜收割正当时,到处都是忙碌的种植人;干净整洁的通组路、产业路、串户路贯穿整个村庄;各具特色的庭院分布每家每户;整体农房风貌统一,村庄风貌和谐美观,村庄建设符合青山村特征和地域特色……
  青山村村民向往的生活初具雏形。
  青山村以乡村振兴“治理有效”为驱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每家每户发放一本《民法典》、村规民约入户入脑,积极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创新走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机融合的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子。加强村民自治,通过农村“五治”和“八乱”整治,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治理重法治,凝聚乡贤力量,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为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打造了乡村治理的“青山样本”。
  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森林村寨、贵州省卫生村、贵阳市社会治理示范点、贵阳市规范化调解委员会示范点、贵阳市乡村旅游重点村……经济在发展、治理出成效,荣誉沓来踵至。
  青山村在“法治”的引领下,聚焦发展,共享发展红利。十三年来,青山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升,村容村貌和谐美观,群众收入年年上升,百姓生活质量逐年提高。
  “我们通过产业革命、基础设施建设、农旅一体发展、富美乡村打造、政府公信力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路径,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品牌强农,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做好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洒坪镇青山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谈及青山村的未来,李少惠满怀信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