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建设法治乡村 赋能文旅振兴
  ■ 刘琴 龚丽佳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赋予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使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村超”“村BA”“消夏避暑乡村游”等独具特色的鲜活实践,创作了一幅幅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乡村文旅振兴的生动画卷。要实现多彩贵州乡村文旅“口碑”维系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针对性地发力强化乡村法治建设,用法治为贵州乡村文旅的品牌打造、运营提升保驾护航。
  德法并重,筑牢法治乡村建设的道德基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要德法结合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法治示范村建设,在矛盾调处中强化乡村“明白人”、司法工作者、法律服务人员等在具体案例中的引导作用,定分止争同时宜对纠纷矛盾的处置方案做适用法规与道德规范的同步析理,用说理传递德法理念,用身边事例影响身边人心。继续推进法与村规民约的相融,推进多形式接“地气”的普法活动,营造崇法向善为荣的大环境,促使德法相融成为乡村社群评价的核心标准。二是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德法引领作用。领导干部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也需要成为道德建设的示范者,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更好推动乡村成员崇德向善、尊法守法。三是要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良法要实现善治,就必须走进民众心里,成为内心认同的“类道德理念”,才能为普通民众所理解所信任所尊崇,才能提升民众尊法守法自觉性。
  突出重点节点,加大乡村文旅主阵地的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应结合我省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工作实际,明确重点节点,明确重要阵地,创新普法形式,加大普法力度强度。一是文旅活动与普法同推进。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是普法主阵地,及时提炼普法内容、创新普法形式、了解普法对象,将守法诚信、正当竞争、守约践诺等法治理念与活动的激情同时释放于活动全程。二是文旅规划与法治乡村建设同步。进一步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建设,推进乡村法律服务多元化发展,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消费环境、体验环境得到切实的法治保障。三是文旅发展要强化绿色原则的遵循。要坚持绿色原则,谨慎选择产业项目,开发低碳文旅产品,合理评估环境风险,细化过程环保监督,及时化解环境风险。
  敢于解放思想,加大乡村文旅资源高质量盘活的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应在法治的引领下,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氛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一是依法加快推进乡村文旅资源确权,明确责、权、利主体。从法律上界定乡村文旅资源权属,明确权利与义务边界、明确投入与收益配比,进一步驱动权利主体去探索发展路径,在开发过程中对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作出有权属根据的协调和处置,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保障乡村文旅资源高质量盘活之路的顺畅。二是依法创新文旅产业引才运营机制,引进优秀团队参与文旅开发。鼓励地方政府或平台公司,在据实清算闲置、沉睡文化旅游资源存量的基础上,按照“平等、自愿”原则,大胆尝试、公平择优,积极引进有创意、有思路、有经验、有实力的团队和主体,对现有存量资源进行项目式、合作式等开发,实现现代商业模式对传统文旅模式的改良、实现成熟市场与落后乡村的对接,助推贵州乡村文旅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鼓励依法创新构建村民与文旅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村民与文旅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丰富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实践中给予机制创新者适当宽松的环境和足够的扶持,在改革于法有据的大前提下要正视实践中的曲折、容许实践中的试错,帮扶实践中的困难。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