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贵在执行
第04版:风采
标题导航
民生实事抓在手 群众冷暖挂在心
真心换称心 实干赢民心
驻村干实事为民谋福祉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心换称心 实干赢民心
——记省高院民二庭法官助理韦嫣婷
■ 记者 张斌
“我叫韦嫣婷,2019年6月北大研究生毕业后,同年7月定向选调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是民二庭法官助理。2021年4月30日,我被组织选派到罗甸县边阳镇新场村担任驻村干部,2023年6月15日,结束了两年多的驻村帮扶。”8月15日,韦嫣婷接受记者专访,介绍了她感人至深的驻村故事。
回想起驻村的700多个日日夜夜,韦嫣婷感慨万千:“感谢组织给了我锻炼的机会,驻村的快乐、煎熬、难忘,我深刻地体会到,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真心换真心’,群众才会认可你。”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她学到了处理村民纠纷的好经验,与两名7旬老党员成了“忘年交”,双目失明的老太太,更是舍不得她离开新场村。
新场村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地处麻山腹地的新场村,是一个大村,土地面积14平方公里,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4000多口人。村民经济收入以农业、劳务输出、种桑养蚕为支柱。
驻村当初,新场村给了韦嫣婷一个“下马威”。到村里的第一天停电、第二天停水、第三天停电又停水。“我是来村里帮扶的,遇停水停电的事,早有心理准备。”韦嫣婷说,一开始的艰苦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但她很快便适应了驻村的生活。
刚到村里工作,缺乏经验,韦嫣婷静下心来,决心向基层学习,努力干好每一件事。“一开始,老百姓用陌生的眼神看我,让我有些尴尬,后来我慢慢适应了,并与村民处熟了,觉得他们像亲人一样。”一幕幕场景令她难忘。
罗甸县森林覆盖率高,冬春季节易发山火。她是驻村工作队一员,也是扑灭山火的一员。“上山打火最吓人,在火场里火烧火燎的,为尽快扑灭山火,我咬咬牙靠一股狠劲儿,拿打火拖把就上了,打完火看爬过的野山,脸都白了,腿也软了。”
驻村没几个月,韦嫣婷多次遭遇“下马威”,离开学校、走出法院机关,她首次迎战一次次“大考”。每一次都迎刃解决,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她甚感驻村工作的欣喜。
与两名老党员成了“忘年交”
韦嫣婷向记者分享与两名老党员的故事:“这是我网格内的两位老党员,他们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有很高的热情,我刚到新场村时,以为党员大会嘛,打电话通知老党员就会来,却不知他们来得艰辛。”
最初的那次党组织活动,两名老党员走了很远的山路,就为了能提前赶来开会。“党员会开完后,我看院子里交通工具都开走了,两名70岁老党员还留在那里,我急忙问他们怎么回去,他们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会慢慢走回去。”
韦嫣婷接着问:“那你们今天来开会是走着来的?”“是的,我们走了好几公里山路,才到村里来开党员会的。”韦嫣婷告诉记者,当时她瞬间被两名老党员的爱党精神深深感动。原来,两名老党员住的村民小组,距离村委会大约3公里。
不忍心两名老党员在三十七八度的天气下走回家,韦嫣婷赶紧让他们等一会,自己去开车来把他们送回家。从那一次之后,每次开会前,韦嫣婷都亲自去接这两名老党员,会后又送他们回去,自己走不开时,也会请人帮忙送老党员回去。
韦嫣婷说,她驻村期间,村里组织党员学习和开会20多次,每次接送两名老党员时,她都与他们交流、谈心。“只要我们能动一天,即便是走路,都一定来参加党员会和村里的活动。”两名老党员的话,让韦嫣婷此生难忘。她与两名老党员成了“忘年交”,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两名老党员,一名是退役军人,另一名是“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记者采访时,韦嫣婷禁不住热泪盈眶。记者追问她怎么了,才知她接到村里发来的消息,“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几天前去世了。韦嫣婷哽咽着说:“这是我最难忘的老党员,抽空我还会到新场村看望那名老党员。”
向老支书学习调解纠纷
2022年10月,有一农户砍了一棵树,卖了150块钱,另一农户主张这棵树是他家的。“当时,我和年轻的村支书在吃午饭,闻讯后我们立即约上村里的老支书,赶去协调。”韦嫣婷说,折腾了一个下午,好说歹说,问题就是解决不了,天色已晚,只能改天再调解。
第二天,她借助下组办事的机会,亲自去请教老支书,在老支书家里,和老支书聊砍树纠纷,最终学会了如何调解,如何才能将矛盾纠纷化解。
“当时,老支书耐心地给我讲,他当年是怎么处理矛盾纠纷的,这次他看我和村支书解决纠纷欠缺经验,就教我什么时候应当拍板,什么情况可以协调,什么话绝对不能说,什么步一点也不能让,让我受益匪浅。”
韦嫣婷说,向老支书学习化解矛盾纠纷的经验后,她结合老支书教的方法,综合实地勘察的情况,再次召集这两家农户,进一步了解情况,最终确认了树木的归属,终于帮助两家农户化解了砍树纠纷。这起纠纷成功调解,韦嫣婷如释重负。
“两年来,村里出现各种矛盾纠纷,有乙家的狗常年在甲家吃剩饭,两户人家就剩饭要不要给钱差点打起来的;有老爷子因为大儿子媳妇做饭比较硬,打招呼还不太热情,来村委会理论好几回,要我们去处理家庭矛盾的;还有一块荒地几十年来看都没人看一眼,一旦有人开了荒就开始有人主张地是他家的……”韦嫣婷说,类似的一起起矛盾纠纷,在村领导及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均得以化解。
身为一名法官助理,韦嫣婷说,村里发生的这些鸡毛蒜皮的纠纷,真的任由矛盾发酵的话,肯定就会影响村子里的风气,乡村振兴中的乡风文明,正好体现在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里,法院在做的诉源治理工作,其实也是这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
“这两年来,让我感动的是,即便协调矛盾时非常头疼,但也基本把这些矛盾纠纷都调解下来了,而我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学习者,基层这些调解矛盾纠纷的手段,确实让我受益匪浅。”韦嫣婷说,这对她往后在法院的调解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老大娘舍不得她离开
驻村的两年,对韦嫣婷来说是很充实的,因为疫情防控期间多次上门服务村民,结识了一位老大娘,她80多岁、双目失明,媳妇早已离家出走不知去向,儿子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她和在读初二的孙子。
因为多次上门为老大娘送药品、物品,老大娘与韦嫣婷处熟了。韦嫣婷一次次帮助老大娘,还为她家争取社会爱心捐助,一有空,韦嫣婷就去看望老大娘,尽力帮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今年6月,得知韦嫣婷驻村期满,老大娘紧紧握住韦嫣婷的双手,老泪纵横舍不得她离开新场村。
随着驻村工作结束,韦嫣婷回顾过往。她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会把在乡村,在基层汲取到的力量,运用在法院的各项工作里,为更多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会努力向法官们学习,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