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在行走课堂中赴一场“黔行之旅”
——贵州开启研学新热潮
  ■ 记者 杨情丽
  研者有道,学者无疆。炎炎夏日,在大批赴贵州避暑的游客中,有一群背书包的学生群体,他们或体验非遗传承的文化韵味,或重温红色遵义的伟大转折,或感受万桥飞架的气势磅礴,或探索观天探地的“中国天眼”……走进黔山秀水,体验多彩文化,把旅途变成了“行走的课堂”。
  被誉为“山地公园省”的贵州,在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研学的“宝地”,不仅拥有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还发布了首批涵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明、非遗传承、科普教育5大主题的30条研学旅行线路,从生态到人文,多彩贵州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研学旅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从“多彩非遗”中品味文化之韵
  “大家听说过水书吗?它的由来想了解吗?”7月底,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非遗体验中心迎来了来自台湾20多所高校的30余名师生,他们在参观马尾绣、水书等作品以及观看纪录片的同时,认真听取了非遗体验中心负责人及水书先生讲解水族的由来、文字、历法、节日、习俗等内容。
  “水书内容涵盖天干、地支、八卦、天象、时令节气、鸟兽鱼虫、身体五官、数目方位等,字体形态十分古老,外行人看来就是一部费解的‘天书’,但实质上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水族先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跟着水书先生学水语、识字、写水书,神情专注,认真临摹,用心用情感受三都非遗传统文化魅力。
  “‘非遗+研学’这种供和需对接的文旅融合,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非遗体验的乐趣,丰富了知识。”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学生林珈说。
  “我们的研学活动十分火爆。”据非遗体验中心负责人介绍,三都水族自治县立足当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不断融合,拓展文旅体验新场景新空间,融非遗、旅游、教育于一体的非遗研学游在当地逐渐兴起,并吸引了众多省内外学生群体、旅行社团前来研学体验。为了让学生群体在游玩中找到更多更好的非遗体验乐趣,三都非遗中心聚焦“非遗课程”,通过丰富课程种类、创新非遗工艺、充实授课内容,架起非遗和学生群体的桥梁,让学生实践体验更加多样,让非遗传统技艺广泛传习。
  可以说,“非遗+研学”让青少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访隆里古城听人间天籁”“观思州石砚学古法造纸”“体验人文风情 欣赏苗侗歌舞”……贵州依托得天独厚的非遗资源,不断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发布非遗研学新路线,通过“非遗+研学”融合新模式,促进研学游发展,让非遗在旅游中得到活态传承,让非遗传统文化在研学旅途中绽放光芒。
  从“自然秘境”中见证景物之美
  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山水林田湖草,四山八水以及特殊的喀斯特地貌成就了贵州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在贵州群山之中,麻阳河国家级保护区的黑叶猴、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鹤、赤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桫椤、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台湾杉,各类珍稀动植物令人目不暇接;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云台山、铜仁梵净山、毕节织金洞等自然遗产地让人流连忘返,让“黔”行研学游子能最大程度与自然近距离、沉浸式接触,开启以自然为伴的自然景观大课堂。
  盛夏时节,享有“中国溶洞之王”美誉的毕节织金洞,吸引了无数游人到来,除了传统的旅游客群,研学团队更是络绎不绝。
  不久前,毕节市实验学校部分师生、家长一行百余人来到织金洞,系统学习了解喀斯特溶洞成因、种类及资源保护措施。在景区讲解员引导下,师生及家长穿着统一服装,头戴探照灯,整齐有序地前往织金洞内,俨然走进一座天然博物馆。
  沿着洞内的石阶徒步前行,大大小小的溶洞相连,或倒垂或竖立的钟乳石形态各异,雄奇壮观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在这里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原来溶洞是这样形成的”……通过穿梭在溶洞中沉浸式学习,孩子们纷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作为目前贵州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有着多层次、多系统、多类别、多形态的完整岩溶系统。其洞内空间开阔,总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分为四层十二个大厅,有“三宝、九奇、十八胜景”。目前已勘察长度12.1公里,可开发游览行程6.6公里。
  据了解,2022年织金洞入选“贵州省首批十大研学旅行基地”名录。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景区运营管理单位——毕节市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花海毕节·金牌研学”品牌,提出充分发挥景区自身资源优势,创建一流研学基地、开发一流研学课程、培养一流研学导师、打造一流研学路线,构建多元化研学产品体系。未来,还将继续挖掘自身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探索开设更加丰富的研学教育课程,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吸纳更多学生到此开展研学活动。
  从“星辰大海”中感受科普之花
  “‘中国天眼’有多大?它的总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如果把它盛满水,够全世界每个人分到4瓶水。”
  “‘中国天眼’有多灵敏?它的精度达到当时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2.5倍以上。假设你在月球上打电话,它也可以探测到你的信号。”
  云贵高原大山深处,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栖身地——黔南州平塘县,吸引着八方访客纷至沓来,开启天文研学之旅。
  “拼装‘中国天眼’模型,我才发现‘天眼’是由许多块反射面板拼接而成的,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努力才能完成。今后我也要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国家作贡献。”近日,从广州前来研学的陈海宇和同学完成“天眼”模型拼装后开心地说,通过参观天文体验馆和航天探索中心,聆听了脉冲星的声音,体验了太空中失重的感觉。同时,开设的天文科普小课堂还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了诸多天文知识。
  来自河北的王女士说,“南仁东先生为‘中国天眼’燃尽自己的一生,最终成为国家的骄傲。我要让孩子从中知道什么叫爱国情怀、科学家精神和奉献精神。”假期远道而来的访客中,很多都是像王女士这样专程带着孩子来到平塘,让孩子切身感受祖国天文科技的蓬勃发展,了解国之重器背后科学家们的感人故事。
  近年来,平塘研学游针对小、初、高不同学段精准推出相应研学线路,在县内推出“天文探秘+地质科考+休闲康养+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1日至3日研学精品线路,依托南仁东事迹馆推出2条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并先后获“国家科普示范基地(FAST)”“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技旅游基地”“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形成一张靓丽的研学旅游新名片。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