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交安
第06版:区域
第07版:区域
第08版:理论
标题导航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基层社会治理
钟山区检察院 大走访深入人心走出实效
观山湖公安反诈“唤醒室” 帮助一被骗群众止损12万元
碧江消防 多举措推进夏季消防宣传走深走实
入户盗窃未遂 男子获刑六个月
安顺经开区:小小“啄木鸟”撬动老旧小区“大治理”
图说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都匀市公安局绿茵湖派出所: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基层社会治理
■ 通讯员 文安宇
“老乡,专治高梁病害的农药买全了吗?发现伪劣产品一定要第一时间找我们,田间除草时要注意安全……”7月31日,都匀市公安局绿茵湖派出所启动田间警务护耕模式,了解高粱的主要病害、适用的农药、注意事项等情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每天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让我们感到很安全。”谷江村村民罗大爷说。
近年来,绿茵湖派出所全体民、辅警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专项行动部署要求,以“平安街道”创建工作为抓手,不断推动“枫桥式派出所”经验在绿茵湖落地生根,实现服务受理“零推托”、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全程“零投诉”、服务主体“零违纪”的“五零”工作成效,辖区连续五年无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无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无“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实现政治安定、社会安稳、企业安全、群众安宁。
绿茵湖派出所2019年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公安派出所”,2022年成功创建全省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先后荣获集体二等功、共青团黔南州委“青年文明号”、黔南州公安局“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先进集体、黔南州公安局“文明示范窗口”、黔南州公安局“优秀公安所队”等荣誉。2022年
以来,荣获个人三等功3人,个人嘉奖6人,先进个人和通报表扬4人次。
坚持固本强基织牢平安建设“防护网”
绿茵湖派出所作为全省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创新社区警务机制,按照“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将基层基础工作重心向治安要素管控倾斜,将警力推向社区村寨、推向群众、推向治安要素汇集点,不断强化“防护网”建设,依托都匀市公安局智慧警务、社会资源安装的1776个摄像头,先后采集信息2万余条,防辖区发案、防治安事故、防极端事件,实现了安全隐患、突发事件发现得早、处置及时、治安要素应管尽管。
“我们以织密社区网格警民联防网为依托,积极吸纳学校保卫处、街道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联铺长’等力量,组建平安绿茵湖‘义警’队13支,建设有办公场所、人员组织、规章制度,在夜间时段对辖区两所高校周边、街道一带进行巡逻,有效遏制街面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义警’队信息‘前哨站’、矛盾调处‘主力军’、治安宣传‘大喇叭’的作用。”绿茵湖派出所社区民警介绍,“两张网”的建设实现24小时立体防控,极大提升了打防效能。
小案不小看,快破惠民生。近日,辖区群众蔬菜大棚内的两个水桶被盗,接到报警后,民警很快便锁定目标抓获犯罪嫌疑人,并通过这起小案件,对辖区小偷小摸等不法行为起到了有力的震慑,辖区内今年立刑事案件24起,办结率同比去年同期上升36%,实现刑事、行政案件发案下降、破案上升的“两降两升”、安全生产“零事故”、重点人员、群体“零上访”、重大刑事案件零发生的工作目标。
这份平安祥和的背后,是绿茵湖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多年以来夯实基础工作的生动写照,他们牢固树立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的两大理念,以建设“平安都匀”为目标,强化职能、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维护一方和谐稳定的治安秩序。
做实源头治理筑稳矛盾化解“压舱石”
矛盾调解工作做的怎么样?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如何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到百姓心坎里,辖区五年来没发生过恶性案件,他们靠的是什么?
基层派出所大部分的行政、刑事案件都是因矛盾未平而激化的。因此,绿茵湖派出所把调解好矛盾纠纷作为降低案发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矛盾化解用力点在于一个‘解’字,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化而平息,更在于解开心锁。我们推动建立了‘三心’调解室,邀请‘情满万家·派出所好民警’吴永龙为社区民警讲授:永龙社区“三心”工作法,用‘耐心、细心、热心’的工作法调解矛盾纠纷。”绿茵湖派出所教导员孙桂超坦言。
绿茵湖派出所还采取“庭所衔接”“律师进所”“警民议事会”调解等举措,形成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根据辖区纠纷特点、事发因素、难易程度等将矛盾纠纷分为五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矛盾纠纷,指派不同调解员进行矛盾调解,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目标。与此同时,绿茵湖派出所强化“三项”机制,做好“矛盾不上交”。
建立“线上+线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线上,民警组织网格员和村组干部226人组建矛盾纠纷排查微信群8个,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在群内反馈各村组矛盾纠纷排查情况。线下,社区民警依托“一村两警”工作机制,推动包村民警、警务助理、治安信息员深入村寨摸排矛盾纠纷。
建立矛盾多元化解机制。该所推行小事就地调,对接处警发现的矛盾纠纷实行村干部、网格员、警务助理、治保会人员、接处警民警先行调解,对调解不成功的将双方当事人引导至派出所“公调对接”处置,由“三所合一”+民调入所进行第二层级调解,对疑难复杂经派出所人“公调对接”处置仍不成功的推送到办事处综治中心调解处置,实现辖区相对突出的矛盾纠纷进行有效化解,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
建立重大矛盾纠纷包保责任制。对处置不成功的疑难矛盾纠纷,实行办事处领导、站所负责人、村干部和社区民警“三级包保”,明确各级责任包保人和部门的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形成责任共同体,有效解决“疑难杂症”没人管、没人盯、没人跟的难题,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确保各类利益群体稳控在当地、重点事化解在辖区。
自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隐患36起,其中婚恋家庭纠纷8起,邻里纠纷4起,土地纠纷2起,宅基地纠纷1起,经济纠纷6起,其他纠纷11起,成功化解36起,推送综治中心32起。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真情利民惠民共绘警民关系“同心圆”
绿茵湖派出所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理念,贴心服务“零距离”,彻底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托警民微信群、互联网+政务服务,做实户籍业务“网上办、预约办、上门办”,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把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主动上门为企业、困难群众办理户籍业务,2023年以来,为群众办理居住证51张、居民身份证36张、出具证明198份。
除此之外,开设了群众“回音壁”专栏,如实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民警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公布在一楼电子屏幕以及公示栏上,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得到群众一致赞誉。自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绿茵湖派出所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87件(次),收到群众感谢锦旗2面、感谢信3封、感谢电话、短信27人次。
“今晚的警民议事会,我有一个好的建议呀!”路边晒玉米的杨大爷笑盈盈地说。傍晚时分,忙完农活的左邻右舍围着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安全,位于都匀西的绿茵湖街道,静谧和谐,百姓安居乐业。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