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谁在制造“可怕的暑假”?
漫画/李昂

  编者按:暑假马上到了。近期,一些短视频主播渲染“暑假很可怕”,通过贩卖焦虑念起了生意经——每条短视频的下面都挂着购物橱窗,点进去便是卖书卖课。
  通过刷短视频就会发现,一些所谓“资深教师”在短视频里“一本正经”地提醒家长:“一年级的暑假很可怕,不努力差距就拉大。”“二年级暑假是分水岭,不补课就会被碾压。”……总之一句话,每个年级的暑假都可怕。就在你焦虑之际,这些人就开始卖书、卖课了。
  所谓的“暑假很可怕”,就是带货工具,他们打着关爱孩子的幌子,实际上在贩卖焦虑。通过制造焦虑,让家长产生不安,然后乖乖掏钱,以此来实现自身的商业利益。

  以案释法
  案例详情
  6月28日,抖音发布第五期打击“借热点事件蹭热炒作”平台公告,贩卖暑期“教育焦虑”内容成为治理重点。集中发布“小学生二年级的暑假‘很危险’‘最可怕’。”“二年级暑假不做好预习,三年级成绩一落千丈。”“暑假来了,不浪费暑假60天。”等营造“教育焦虑”内容的账号,因违反平台规则已受到严格处置。目前,抖音平台已处理相关违规视频961条,并对81个账号采取了禁止发稿、限制电商带货权限等处罚。
  普法在线
  一些培训机构在广告中以“贩卖焦虑”的方式来寻求营销效果或涉嫌违法。《广告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虽然“贩卖焦虑”并未直接体现为一种保证性承诺,但通过“如果不……就会……”的方式反向表明了其教培课程或教材、书籍在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历学位等方面的必要性,实质上是一种暗示的保证性承诺,该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同时,《广告法》第三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严格意义上来讲,“贩卖焦虑”属于一种“不健康的表现形式”,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误导性,不符合《广告法》对于广告内容的要求。

  媒体评论
  多方协力破解暑期“带娃难”
  人民日报:违规卖课、蹭炒教育热点等行为,需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为收割流量和商业利益而“贩卖焦虑”的内容,平台也要负起监管责任来。更重要的是,多方应协力破解家长暑期“带娃难”,点亮孩子们的多彩暑假。
  眼下,不少地方发挥学校、社区优势,为学生开启托管服务,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资源,提供阅读指导、文体活动、兴趣拓展等服务。有家长点赞:“神兽”放假不用怕,“官方带娃”上线了。持续加强相关探索,家庭、学校、社会携起手来,家长将少一分压力,孩子的暑期生活也将更加多彩。
  暑假很可怕?贩卖焦虑情绪更可怕
  中新网:暑假还没开始,网上的暑假焦虑已经凑成了合集。不少自媒体博主发布“X年级暑假最可怕”的短视频,宣称暑假是拉开差距的关键时期,暑假安排不好开学准会掉队。话音一落,接着就是卖书卖课。
  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路,暑假过得是否充实并没有标准答案和参考答案。面对各种“焦虑营销”,家长们或许也可以适当提升对焦虑的钝感,保持一双慧眼和一颗有定力的心,用心灌溉,静待花开。
  (本报综合报道)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