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9版
发布日期:
三都:凝聚合力出重拳 倾心为民筑平安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集中宣传暨“冬季平安守护”退赃大会现场。

2022年第一季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现场观摩会。

常州市经开区党工委政法委到三都自治县考察调研社会治理工作。

  ■ 通讯员 韦林军
  奋进征途多磨砺,越是艰险越向前。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定国安邦的重要基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不强,不稳定因素就会滋生。
  三都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由26个少数民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7.4%,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7%。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环境和繁重艰巨的任务,三都自治县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冲锋,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的“硬骨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收官战,实现了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最终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凝心聚力、干在实处,抬头挺胸、走在前列”的民族地区治理新样板。
  一线战场砺初心 冲锋在前不后退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三都自治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黔南州委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依托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优势,在各级党组织的号召下,第一时间将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变为“战疫队”,网格员就地转化为“战疫员”,462个基层党组织、1万多名党员第一时间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义无反顾、冲锋陷阵在抗疫斗争第一线,创新采取了“一控四有”工作法,坚强守住了疫情防控防线,全面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面对“6·20”高寨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党员干部坚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毫不畏惧、无一退缩、冲锋在前,第一时间紧急前往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提前预警、指挥得当、安排有序,有效规避灾害发生,成功守护了144户63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加快灾后秩序恢复和加强滑坡区周边地质勘查、隐患监测,严防发生次生灾害,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列为全国山洪地质灾害转移避险成功典型案例。
  面对2018年的“6·22”重阳村山体滑坡泥石流、“7·22”风雨桥大风灾害、2020年的“6·8”“6·24”特大暴雨灾害,灾情就是命令,党员干部在三都自治县委的号召下,闻令而动、遵令而行,均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同群众一道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均能做到防范有力、部署得力、调度得当,均能较好地为群众纾困解难,始终把党旗高高飘扬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敢破陈规与陋习 移风易俗树新风
  千百年来,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一直是三都当地想改而改不了的“习俗”,无形当中给贫困群众带来了巨大“吃请”负担。
  为此,三都自治县党员带头主动签订《干部职工承诺书》,三都自治县委出台《三都水族自治县规范操办酒席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操办酒席范围和规模,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或《社区居民公约》,引导村民签订承诺书,建立红白理事会,除婚丧嫁娶外,严禁以敛财为目的乱办、滥办酒席。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移风易俗整治滥办酒席一举成功,厚养薄葬得到全民认同和遵从。
  同时,结合三都民族聚居的特点,成功探索并创造了“组管委”“寨管委”“乡贤会”“请你来商量”等等一系列基层自治模式,充分发挥好“寨老”“乡贤”等德高望重人员及群众自治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截至目前,三都自治县成功建立“组管委”“寨管委”等示范基层自治组织142个,高硐村、怎雷村等19个村被评为“省级村规民约示范村”。
  扫黑除恶扬正气 保护群众守平安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三都自治县委紧紧围绕“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理念,坚持把扫黑除恶作为政治任务来抓、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由三都自治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领导挂帅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系统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统筹、协调、调度、指挥、督促全县政法干部“打伞破网、重拳惩治、雷霆扫黑”。
  同时,三都自治县组建了扫黑除恶斗争工作专班和涉黑涉恶及黄赌毒案件“三类问题”整治专案小组,创新推出“四评”工作法,全面对照10类打击重点,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全县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和黄赌毒案件“三类问题”及专项整治“四类问题”18件18人(查处涉黑涉恶案件“保护伞”4件4人,工作不力9件9人,涉赌案件工作不力5件5人),全县政法干部满腔赤诚、毫不退缩,与黑恶势力斗智斗勇,涌现了黔南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9人,个人嘉奖3人、通报表扬先进单位2个。
  科学防控强治理 宜居宜业可持续
  三都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的县份,由于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期内,社会秩序混乱、暴力事件易发、频发,“两抢一盗”持续不断,民族矛盾较为突出。三都自治县委、县政府把平安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防控风险和服务发展“一条主线”,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智能化。通过开展平安三都建设重点整治“1+8”专项行动、“1+5+1”社会治安重点工作,做到护一方平安、保一方稳定。
  三都自治县在全省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测评和黔南州社会综合治理考核中,实现了“后进到先进”的蜕变,2019年全县安全感、满意度实现“双提升”,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2020年安全感排名全省第一;2022年各项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安全感全省第28名,满意度全省第一;诉源治理、12345工单办理质效均列黔南州第一,平安建设综合考核黔南州第一,并成功创建全省禁毒示范县。2022年,三都自治县创新开展留守未成年人“爱心爸爸(妈妈)”结对帮扶活动、在第四小学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23年,三都自治县建设了问题青少年启程学校,着力解决全县问题青少年的疏导教育问题;启动解决了全县寄宿制学生乘车难问题。今年6月,三都自治县综治中心申报“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通过资料审核、抽查答辩,最终获团中央等15部委审批通过,成为全国政法委系统顺利通过审核的44个县市之一。
  同时,三都自治县加快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代化、智能化进程,建成公安办案中心,加快全县农村“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建设,促进了“雪亮工程”与“天网工程”互联互通。全县农村共安装视频监控1300余个,实现了对交通要道、重点区域、复杂场所和重要基础设施100%全覆盖。同步全面推广应用“贵州省综治信息平台”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有机结合,全面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近三年来,三都自治县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大力培育“一县一品”,成立“巾帼调解中心”,探索出“632”命案防控工作机制、“133”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四强化四抓实”推进三级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全面做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安全稳定上实现“九个零发生”,即重大政治敏感案事件、暴恐案事件、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群体性事件、重大恶性刑事治安案事件、重大公共安全案事件、重大舆情炒作事件、可防性命案零发生。
  建成县级综治中心1个,镇(街道)综治中心8个,村(社区)综治中心104个,强化“多网合一”,实现与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调一致。全县共建立党小组610个,覆盖率100%,夯实了“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社会治理机制“铁三角”根基。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做到了把社会治理“顽疾”的打击和预防、治标和治本的相互结合,既“截流”又“去源”、既“斩草”又“除根”,确保了三都社会治安的总体稳定。
  乘势而上,开启锦绣山河,风雨无阻,勇敢破浪前行。三都自治县将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进一步巩固深化平安三都建设成果,不断探索建立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新样板,确保将社会治理成效转化为推动三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