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助学帮扶金发放仪式。 ■ 通讯员 张齐云 记者 郑滔
近年来,六盘水市坚持将见义勇为工作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持之以恒抓好《贵州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贯彻落实,凝聚社会共识、汇集各方力量,扎实有力做好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推动见义勇为工作高质量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完善组织建设 抓好责任落实
六盘水市始终把加强见义勇为工作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健全完善见义勇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积极构建党政统一领导、政法委牵头总抓、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1999年3月,成立了市级“见义勇为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由六盘水市委领导兼任委员会主任,成员单位涵盖了宣传、人事、财政、民政等15家单位。2004年7月,在市委政法委增设见义勇为工作科,负责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2011年,将市委政法委见义勇为工作科调整设置为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办公室。2012年5月,选举产生六盘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2020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办公室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中心合并,成立六盘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增至12名,确保见义勇为工作“有机构理事、有队伍干事”。
2021年7月,六盘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完成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共配备理事长兼法定代表人1名、副理事长3名、秘书长1名、理事6名,监事3名,并成立监事会。与此同时,加强对辖区各市(特区、区)见义勇为基层基础建设,专门明确1名党委政法委副书记分管见义勇为工作,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同时注重加强见义勇为协会组织建设,推动全市92个乡镇(街道)调整充实见义勇为工作站负责人,实现见义勇为工作“基层有触角、服务有延伸”的目标。
落实权益保护 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六盘水市始终把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作为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的重要方式。
认真开展表彰奖励工作。六盘水市已累计表彰见义勇为人员884人次(其中市级表彰383人次、县级表彰469人次)、发放奖励抚恤金279.42万元;3名见义勇为人员被评定为烈士,32名见义勇为人员荣获全国和省级表彰。积极做好向中央和省级推荐表彰人员的工作,其中获国家级表彰1人、省级表彰15人。
全面开展帮扶慰问工作。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每年春节期间均安排市领导带队入户走访慰问见义勇为先进人员,累计慰问100人次,发放慰问金10万元。充分发挥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公益慈善组织作用,利用见义勇为基金开展节日慰问和困难帮扶工作,5次对全市见义勇为人员进行全覆盖慰问,其余每年重点看望慰问牺牲人员家属和生活困难人员。累计助学奖励、帮扶见义勇为人员子女107人次、累计发放助学金53万元。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帮扶慰问3890人次,发放各类帮扶慰问金468.95万元。
扎实开展权益保护工作。严格落实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子女中、高考等各项教育优惠政策。2019年以来,每年均联合市教育局出台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子女中考加分、义务教育阶段优先就近入学等政策文件,积极为见义勇为人员或其子女在就医、就业、参军、评残等方面提供帮扶。六盘水市委政法委联合市卫生健康局出台见义勇为紧急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工作机制,资助4名见义勇为人员(家庭)新建住房、帮助协调3名见义勇为人员遗孀申请或购买经济适用房(安置房)3套。通过精准帮扶,有效缓解了百余名见义勇为人员的家庭困难,有力助推4名见义勇为人员脱贫摘帽。
加强舆论宣传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六盘水市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见义勇为政策规定和英雄事迹,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见义勇为事业、关爱帮助见义勇为群体。
该市以《贵州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宣传为重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地调研,组织“平安凉都”建设成员单位集中宣传,以及制作宣传展板、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等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推动见义勇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认真组织开展见义勇为英模典型选树和培育工作,涌现出了挽救失控公交乘客生命的吴道明、甘当“肉垫”勇救小孩的周明洪、勇救落水男童的孔祥兴等一大批英模人物事迹;拍摄制作和播放陈涛、赵泽红、袁晓等英模事迹宣传片,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和转载,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形成了崇尚英模、宣传英模、学习英模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探索见义勇为法治宣传方式,投入10余万元为全市92个乡镇(街道)见义勇为工作站、村级见义勇为信息员和见义勇为英模代表赠阅《法治日报》《长安》杂志,增强见义勇为人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得到了广大见义勇为人员和基层工作者的高度认可。
夯实制度建设 抓好规范化管理
六盘水市始终把加强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在“管长久”和“实用性”上下功夫,制定出台《六盘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帮扶救助暂行办法》《六盘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财务管理办法》《六盘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19项制度机制。
严格公益慈善项目管理和资金支出,基金会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各项工作不断发展、持续向好。基金会连续两次被省民政厅评定为4A级社会组织,在全省第一批获得省民政厅颁发“慈善组织登记证书”和“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多次申报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2022年1月被六盘水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平安凉都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围绕经费保障 强化使用管理
六盘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既注重广开见义勇为基金的来源渠道,又秉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切实强化经费使用管理,确保基金会每年用于公益事业支出不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早在六盘水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之时,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捐款,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全市募集见义勇为基金达1921.82万元,其中市级1433.36万元、县级488.46万元。
2012年以来,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为加强对见义勇为工作的经费保障,每年均将见义勇为表彰奖励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管理,在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时便拨款200万元作为原始注册资金,在财政支出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仍拨付预算奖励工作经费,目前市财政累计拨付表彰奖励经费392万元。市级见义勇为工作人员工资、工作经费均已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近年来,通过银行大额资金定期存款的方式,促进基金保值增值,基金数额在全省10家见义勇为基金会中位居前列,保障了见义勇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