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山上开庭。 ■ 记者 龙立琼
绵延不绝的茶山,是湄潭最靓丽的景色,是富民强县的产业担当。
湄潭县人民法院坚持服务大局的发力点正在于此。
2022年3月,经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湄潭县人民法院环保法庭更名为湄潭县人民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这意味着,以司法力量护航茶产业发展的使命翻开了新的篇章。成立一年来,该法庭以茶产业审判为龙头,服务茶产业“生态环境、营商环境、人文环境”一体保护共同推进,着力推进环境资源审判高质量发展。
成立全国首个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
2022年6月15日,全国首个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在遵义市湄潭县人民法院诞生。
“对茶商、茶企,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发现的正在使用违禁农药及产品,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毁茶占地乱建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我们将第一时间发出司法禁止令,拒不履行的,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揭牌仪式上,湄潭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易大刚的表态向外界发出了以司法之剑护卫绿水青山的不容置疑,也明确了司法服务湄潭发展大局的路径。
湄潭是贵州省最大的产茶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茶业百强第一县。茶产业成为带动湄潭县经济发展,带领百姓走向富裕的支柱产业。
产业发展到哪里,司法就要服务到哪里。湄潭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湄潭县委提出的“统筹三美共进,争作五个示范”工作大局,为守护湄潭绿水青山,护航“干净黔茶”,探索成立了专业的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首创了一张独具特色的法治名片,揭开了黔茶法治化保护的时代新篇。
提升服务质效守护“干净黔茶”
“考虑到该企业是我县特色产业省级龙头企业,对我县稳增长、稳就业,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关系重大,故从服务大局出发,我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秉持能动司法理念,没有被动破产立案,而是主动引入预重整机制,及时受理了黔茗茶业公司破产预重整案,并指定了临时管理人。”湄潭县人民法院法官回顾案件办理过程时,介绍起了贯穿始终的司法理念。
去年11月,湄潭县某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其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等原因,向湄潭县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湄潭县人民法院对该公司经营状况进行调研后,决定引入预重整机制,并综合市场前景、股债权结构、固定资产等情况,与临时管理人、股东、债权人一道对案涉企业进行全面重估,通过引入一家上市公司投资入股,促成标的额近5000余万元的外贸两单、联系出租厂房盘活固定资产等系列举措,让案涉企业资金回笼,渐发生机,重新提振了经营者、债权人及新老客户信心。
该案仅用一个月时间即高效结案,为发挥司法救治功能、优化地区营商环境、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这起案件是湄潭县人民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守正创新,积极转变职能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障茶产业法治化营商环境,擦亮“贵人服务”品牌,精准服务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典型缩影。
数据统计显示,湄潭已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60万亩,茶叶总产量年均将近8万吨。
巨大的茶产业规模引发不少涉茶纠纷,为此,湄潭县人民法院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立足县情,将与“茶”环境、“茶”原料、“茶”产品、茶企业、“茶”人员、“茶”文化等涉茶物权保护、侵权责任、合同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各类民商事案件统一归口审理,共办理涉茶环境、茶资源案件32件,茶企案件19件,化解茶农、茶商等纠纷38件。其中办理的两家茶叶公司预重整案件,及时为困难茶企提供高效的司法服务,为茶产业全要素保护提供可参照的法治样板。
同时依法惩治各类环境资源犯罪行为,自成立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以来,共受理环境资源刑事案件32件,判处罪犯60人,共计缴纳罚金354000元。依法办理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案件,发出全省首份涉茶生态环境侵权禁止令,对被申请人刘某某在自家茶园使用违禁农药“草甘膦”的行为予以制止。在保护“湄潭翠芽”“遵义红”地域商标,护航“干净黔茶”,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做出了新的探索。
强化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运用,湄潭县人民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采用合理的生态环境修复措施,探索补植复绿、增殖放流、限期履行、承担管护责任、第三方治理等多种形式的责任承担方式,共受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7件,民事公益诉讼司法确认案件11件,缴纳生态修复费389780元。
在茶产业司法保护上,湄潭县人民法院充分借鉴“群众会+”经验,强化司法便民举措,利用“群众会+流动法庭”到茶园、茶企开展上门立案、巡回审判、公开宣判、判后答疑、送法下乡等36件次。注重诉源治理,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格局。通过巡回调解、茶园坝坝会等形式,指导诉前化解涉茶纠纷84件。
延伸司法服务推动源头治理
为营造茶产业良好人文环境,以司法延伸服务推动源头治理,湄潭县人民法院一直在努力探索创新工作机制。
该院推进法庭党建创新与茶产业司法保护相结合,根据“清静雅和”的茶之精神,创建“道义茗心”党建品牌,把服务茶产业发展与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开展环保法治讲座和司法护茶等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聆听茶文化课程、学习贵州冲泡法等活动方式,促进法庭干警对茶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探索和完善为民司法的实招和“接地气”的服务举措。
与检察机关协作,在永兴茶海等四个重点产茶区设立“贵州绿茶(遵义红、湄潭翠芽)司法保护基地”,作为开展涉茶前端治理、法治宣传、案件警示、理论研究、生态修复相对固定的场所。通过茶园坝坝会、专题宣讲会、大走访等形式,深入茶园茶企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法律法规800余人次,积极抓好延伸服务与源头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司法治理效能。
在湄潭县委政法委牵头下,湄潭县人民法院联合七个部门发布《关于禁止在茶园中使用违禁农药及产品的通告》和《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三不准八禁止”》及《禁止令》,持续开展茶叶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让群众自觉抑制使用违禁农药,助推全县“欧标茶园”建设,规范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及销售,提升茶叶品质。强化精品意识,注重调查研究。积极参与湄潭县茶产业改革,从法律角度提出颁发茶园经营权证办法,为政府改革茶园确权颁证提供法律指引,解决了茶园经营权抵押的实现困境,并探索增设“托管”抵押变现,有效盘活茶园资产,精准抓住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定位优势,为服务保障湄潭茶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法治工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