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说法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交流
标题导航
以汗水挥洒情怀 用青春演绎温暖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与清镇市 第一人民医院共建教学医院
消防安全进校园 防范知识驻心间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守护学生快乐成长
樱花园里绘春光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汗水挥洒情怀 用青春演绎温暖
■ 通讯员周静
他是一名老师,任教于县城的一所高级中学。他是第一书记,驻守在贫困山乡,长年累月穿行在山山峁峁间。
他以村为家,与民为亲。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把汗水挥洒在田间地头,把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在乡村,他一住就是8年,和贫困乡亲结下了深情厚谊。
在乡村,扶贫战场就是课堂,他把青春和汗水播洒在扶贫村寨的旮旮旯旯……
他叫袁文平,贵州省江口中学派驻太平社区的第一书记。
爱的阳光照耀贫困儿童心灵
江口县闵孝镇峰坝村紧邻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2014年第一次被派驻到峰坝村的时候,袁文平留意到,每到周末下午放学时,总有一位耄耋老人到峰坝小学来,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往山里走。
袁文平深入了解得知,这条曾祖孙俩返家的路,几乎是上坡路。她们居住的村子叫合心。小女孩叫侯婷婷,刚满6岁。老人叫王银仙,已经82岁,儿子媳妇都过世了,孙子在浙江务工时触犯法律被判处无期徒刑,孙媳妇在曾孙女侯婷婷出生不久就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幼小的婷婷只好和年逾八旬的曾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婷婷该上一年级了。合心村离她就读的峰坝小学有16公里路。星期天上午,6岁的婷婷就和同寨的12个同学一起去学校,因为出发得早,到学校天还不会黑。同行的六年级学生杨朝有时会背婷婷一截。这些孩子寄宿在峰坝小学,星期五放学再回家。孩子们怕天黑,放学后都得走一截跑一截,年幼的婷婷跟不上,常落在后面。学校也担心路程远的学生当天赶不回家里,放学也比平时要稍早些。曾祖父走不了这么远的路,曾祖母王银仙每个星期五下午就来校门口接她。她也得清早出发,走到学校门口刚好放学。
这样的日子,寒暑不变。
王银仙告诉袁文平:“我家两老差不多十年没出过村寨了。如果不是要来接婷婷,我绝走不了这么远的路了。”婷婷是她的希望,也是她的责任。
曾祖孙俩返程途中不敢停歇,得紧赶慢赶,天麻麻黑时,曾祖母就打开电筒,这束光照亮了曾祖孙俩回家的路,也给婷婷壮了胆⋯⋯
袁文平早已泪流满面,掏出仅有的1200元钱,塞进王银仙粗树皮般的手里,并承诺,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外,他额外每个月都给婷婷300元,直到她大学毕业。
在峰坝,像婷婷这样的孩子有6个,袁文平想,仅凭自己一人之力,他那点工资,再怎么折腾,也照顾不过来这几个孩子。他就把峰坝村这几个孩子的信息发布到网上,与多家慈善机构联系,终于得到一家慈善基金会支持,当年就为这几名孩子募集到慈善款5万元,还达成长期资助协议。
有那么多人的关爱,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这几个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袁文平调离峰坝驻村工作队那天,婷婷画了一幅画给他,群山之巅,一轮太阳光芒四射,婷婷歪歪斜斜地写了一行字:老师,您是太阳⋯⋯
开到心坎里的民主生活会
袁文平驻村8年,分别在闵孝镇峰坝村、双江街道槐丰村、太平镇的三沛塘村和太平社区待过。到太平社区,他不仅担任第一书记,还兼任驻村工作队副队长。
袁文平驻三沛塘村后,发现村里党员组织纪律涣散,什么会都召开不起来。村民们睁大眼睛看驻村工作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大多以为这些年轻娃娃都是来乡下镀一下金就回城里了。袁文平走家串户,硬是一户一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逐家逐户召集起来开火坑会、院坝会。尤其是党员的思想工作,他做得更细致。
三沛塘村民杨军是个有想法的贫困户,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他养猪的欲望只能深深地埋在心底。袁文平跑到农商银行,帮他协调到5万元贷款,并主动为他担保。杨军把养殖场建起来了,一下子购进60头仔猪。三沛塘村民早晚都来杨军养殖场围观,打探致富路子。
袁文平实心实意帮贫困户拓展致富路子的事,村民们看在眼里,赞在心里,对驻村工作队的看法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村民们大事小务都主动来和袁文平商量。袁文平找到突破口之后,就动员党员先把民主生活会开起来,他还把一年7840元的绩效奖金无偿捐献给村里,用作每月召开民主生活会的会务资金。在第一次民主生活会上,党员熬贵勤斩钉截铁地说:“为我们村,袁书记个人都捐献那么多,我们还差这点参加民主生活会的觉悟?”
入驻太平社区后,袁文平继续发扬他在三沛塘村的工作作风,许多脱贫致富项目都是在这样的民主生活会、院坝会、家庭会上商议出来的。项目落地必须因地制宜,让贫困户受益。驻村期间,袁文平为太平社区争取到大大小小的项目30多个,协调资金1200余万元。
在太平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副队长期间,他的足迹踏遍了这个5000多人的大村。
“袁书记熟悉我们太平社区像熟悉他自己的掌纹。”一说到袁文平,太平社区党支部书记匡绍涛竖起大拇指说。
驻村期间,袁文平总是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尽心尽力把事办实办好。特别是村里的老、弱、病、残人员,成了他最大的牵挂。三沛塘村的孤寡老人王阿婆严重痛风,平日里很少出门,再忙,每周五袁文平都会去看望一下,为她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和药品。
2018年,江口县接受国家脱贫攻坚验收,袁文平所在的太平社区以零错评、零漏评、百分之百群众满意度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成效第三方评估,为江口县脱贫攻坚成功出列做出了贡献。他也多次被评为县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第一书记”“教育脱贫先进个人”,2020年还得到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的表彰。
修到家门口的致富路
冬月,与梵净山公路同行的是流动的太平河,它与公路紧紧相依,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时而又隐入茂密的绿树丛中,率真而娇羞。
2017年11月初的一天清晨,虽然天才下过雨,但太平河的河水依然是绿的,醇厚地散着光,就如皮肤黝黑的青春透着湿润的光泽。
袁文平和驻村教师赵维民开车到太平河冲底村民组,他们要渡排过河,把一摞扶贫资料送到河对岸的德岩村民组去。袁文平双手抱着扶贫资料,赵维民拉竹排。河面百十来米宽,竹排拴在河两岸的柳根上,刚下过雨的太平河波涛汹涌,竹排还没渡到一半,两人的鞋子已经灌满了水。梵净山流淌下来的冬水,冷得刺骨。眼看就要渡到德岩河岸,竹排上的绳子却挂在了冲底河岸的柳根上。绳子绷得笔直,河水一浪高过一浪,绷得紧紧的绳子被拉断了,竹排像脱缰的野马,猛然向下游冲去。
“快跳进水里!”正在河边洗箩筐的村民周朝东大声惊呼。为了保住扶贫资料不被水打湿,袁文平猛地一下跳进水里。他双手托举着资料,前一天刚买的手机掉进了河里,他也顾不上去捞。丢下箩筐的周朝东跑过来,伸出扁担,才将袁文平和赵维民两人拉上岸。
袁文平在心里默默地发誓:德岩这条路必须修!
从太平镇官庄村民组到德岩村民组,有3000多米,20多户人家,与冲底露营基地隔河而望。冲底得益于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不少村民已经开办起农家乐,走上了致富路。同是一条河,两岸景况竟如此迥异。袁文平组织德岩村民召开院坝会,村民渴望发展的念头很强烈,但路成了阻碍他们发展的大难题。
当工作组带着施工队开始测量公路时,村民陈志兴说挖掉官庄路口那座山,就断了他家的龙脉,一家亲友抱着被子连夜睡在工地上,死活不让动工。袁文平三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对陈志兴说:“你说这座山是龙脉,你家居住在这里也有好几代人了,这里既没有给你家发多少人,更没有给你家带来多少财富。如果把路修通了,给你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你占着这绝佳的地理位置,要不了几年,就会脱贫致富。”陈志兴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现在,一条宽敞平整的水泥公路已经从官庄直达德岩,沿河的花草树木成了太平河畔最美的风景。袁文平沐浴在阳光里,心情格外舒畅,他说:“我的青春浸透在汗水里,真值!”
德岩村民组16户村民开办起农家乐。盛夏时节,这里成了户外旅游者的天堂。旅游订餐还得排队,曾经阻工的陈志兴家的老房,已经被一个湖南客商以每年2万元的租金,一口气租了10年。和他一样租房出去的,还有3户。陈志兴自己也办起了农家乐。
而今,陈志兴一见到袁文平,就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坐坐。
“袁书记,你说得对,这条路真成我们的致富路了!”陈志兴边倒茶边感激地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