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 邓淳兰
  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作为一种形成时间相对较晚、发展要素较新的产业形式,文化创意产业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活力。文化及文化创意产业增长迅速,前景可观。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文化创意产品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远超电信业全球产值;从业人数2950万,占世界总人口的1%。在我国,2021年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较2020年增加20550亿元,同比增长20.86%,增长空间广阔。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强调“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结合供给缺口和消费需求以及技术变革趋势,把知识和创意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业形态,为产业创新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一、前景:一个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新兴产业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普遍的看法与1998年联合国“文化政策与文化发展国际会议”对“文化产业”的定义相关,即文化产业是指开发利用文化资产,生产有形或无形的艺术性和创意性产品,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其核心层包括博物馆、画廊、图书馆、表演艺术、庆典活动、视觉艺术、工艺品、设计、出版、电视、广播、电影、录像、摄影、互动媒体;扩展层包括乐器制造、音响器材制作、建筑、广告、印刷设备、软件等。
  首先,文化创意产业与四个产业相关。有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业、版权产业、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相关,从各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初衷来看,其核心应该是“创意”,因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初衷是为了挖掘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巨大潜力,本质上是挖掘和利用知识产业中“创新”和“创意”所蕴含的高附加值。文化产业、版权产业、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体系结构,对文化的价值发掘需要有“领域认知”,在各自的优势领域或环节发挥资源优势创造最大价值。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只有做出特色才能成功。区域特色、少数民族特色、科技特色等都能成为文创产业成功的支撑力。如贵州大型民族歌舞晚会《多彩贵州风》,立足贵州本土民族文化,深挖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元素,通过舞台艺术演绎,充分展现贵州少数民族的浪漫风情。当然,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也有开放与包容的特征,需要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具备足够的艺术气息和产业眼光。如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城市艺术中心之一的北京798艺术区,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已经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标,在国内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具有非常前卫的引领作用。
  最后,把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环境、前景。基于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革新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生产要素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已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的领域转型为全要素领域,也即需要重视包括技术创新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对数字技术、知识创意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创新利用,能够在传统工业思维之外拓展新的创意产业空间,把文化转化为新兴生产力,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泉。
   二、内涵: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资源禀赋都不同,这决定了其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也需要遵循不同的资源实际和市场基础所决定的进展轨迹,也即必须立足优势资源禀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认为,资源禀赋是产业培育和成长的必备条件,文化创意产业也是如此,文化资源越丰富、禀赋越优质,产业发展与集聚的优势就越突出。
  有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技术整合性,对于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目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总体规模偏小。无特色不强大,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区域资源潜力的挖掘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建立在地区资源实际基础上,比如需要考虑交通、人才、地方文化、资本等创意产业前提要素的供给实际,尤其是地方文化资源禀赋的挖掘和再创造、再生产,都需要在具备一定的硬件设施条件下进行,否则容易产生冒进风险。一些学者也提醒,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依托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同时融入市场化机制,把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构建出来,实现文化创意与当地农业、文旅业的有机融合,借助这一平台开发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
  如贵州立足旅游资源禀赋提出,以旅游商品贵州化、特色化、品牌化、精品化、规模化为主线,围绕旅游商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推广”全产业链,以“贵银”“苗绣”为引领打造一批具有地域标志、民族民间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示范基地和旅游商品品牌,打造“黔礼”特色旅游商品系列品牌,将旅游商品打造成为贵州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新名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贵州,提出了培育壮大非遗经济:加强引导非遗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推动开发具有贵州特色和市场潜力的非遗文创产品;推进非遗与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丰富消费者的体验感与获得感,增加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这些举措都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三、策略:走向文化产业崛起的新风口
  在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经济环境中,经济体或地区通过政策驱动和市场促进的产业结构升级,文化创意产业落后地区同样具备实现借道超车的极大可能性,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齐头并进的后发优势,将成为这些地方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竞争优势。
  第一,把握住战略风口,抓住政策机遇。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底发布的《关于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培育壮大数字文化企业集群,加快发展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在区域政策上,比如《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对贵州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新期望,支持培育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第二,重视创意人才资源,做强知识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就是知识型、创作型产业,需要吸引优质创新创作人才。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区域层面,都需要进一步更行观念,完善和优化支撑文创环境的硬件基础设施,从政策、待遇等方面入手,逐步化解文创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吸引高素质文创人才进入专业平台,让专业的人更好地干专业的事,把地方文化创业产业做大做强,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更新与提升。
  第三,抓住新技术革命契机,对接市场需求。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创造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就业空间开拓了前进方向。数字经济惠及后发地区,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贵州省,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达20.6%,高于全国平均4.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的这种迅猛发展趋势,为线上和线下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广阔天地。贵州提出要加快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和旅游品牌。这正是抢抓数字经济时代新机遇的政策导向。(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