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黔西南消防“四强”举措——
护航世界第一高桥安全运营
执勤巡逻。(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检查测试室外消火栓水压。(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通讯员 刘永松 记者 喻玉
  晨光熹微,他们的身影便出现在花江峡谷大桥附近,对大桥、景区及周边服务区的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及灭火器材配备、施工损坏的疏散指示标志等进行检查……这是近日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派出贞丰县消防救援大队5名指战员到花江峡谷大桥开展防消联勤工作的一幕。
  “我们的目的就是将火灾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积极为世界第一高桥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9月28日,以“横竖都是世界第一”闻名的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以其宏伟雄姿迅速成为吸引八方游客的旅游新地标。
  为守护这一“超级工程”及新兴景区的消防安全,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精心部署,采取力量前置、火患查改、实操演练、教育培训“四个强化”,全力护航花江峡谷大桥及附近区域的安全稳定。
  强化部署,前置执勤——
  科学、有力的部署是夯实消防安全根基的前提。
  根据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和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先后召开党委会、行政会及专题会议3次进行部署,做到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设立前置指挥调度点,落实假期现场值班制度,每日派出指战员到大桥及服务区进行蹲点执勤。目前,已派出百余人参与花江峡谷大桥及云渡服务区的现场值班值守。
  强化检查,整改隐患——
  消除安全隐患是遏制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一环。
  花江峡谷大桥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为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完好和系统安全,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提前介入,派出消防监督检查人员靠前服务,近20人对花江峡谷大桥及云渡服务区的各类消防设施器材进行了检查,向现场管理员介绍火灾隐患的危害,指导整改感烟探头防尘罩未摘除、通道不畅、安全出口上锁、乱拉电源线路等火灾隐患,目前累计指导云渡服务区及相关经营场所整改火灾隐患20余处。
  强化执守,快速响应——
  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10月3日晚,一游客因道路不熟误入山区观景而迷路遇险,接到报警后,黔西南州消防救援人员迅速出动,并成功将其安全救出,得到了游客的诚挚感谢。
  快速救援的背后,与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在云渡服务区设置消防安全前置执勤点,派出消防救援指战员80余人次前置执勤和开展“六熟悉”密不可分。
  为提升“实战化”能力,该支队根据车流人流实际,制定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消防救援指战员测试室内消火栓、感烟探头等系统的完好性,开展各类消防设施测试6次,组织模拟突发火情现场处置演练5次,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快速响应、有效施救,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培训,提升意识——
  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及自防自救技能是防范化解风险不可或缺的一环。
  基于此,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派出指战员对花江峡谷大桥管理人员、云渡服务区工作人员及商户代表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并向游客发放消防安全宣传资料,讲解旅途消防安全常识。
  据统计,截至目前,共开展消防应急演练近10次、消防培训近20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覆盖群众8000余人。此外,该支队还在云渡服务区设立了“蓝焰黔行便民服务点”,免费为游客提供急救药品、饮用水、雨伞、充电宝等物资。
  通过黔西南州消防救援队伍的积极努力,有效整改消除了一批火灾隐患,特别是在今年国庆中秋期间,确保花江峡谷大桥及景区“不冒烟、不起火”,为国家重点工程及景区消防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