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时评
第06版:视点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消防
标题导航
走路赚钱?小心,这些App有坑
轻信短视频弹窗广告被扣款798元 上百名消费者中招
“赚钱”App套路深,别让“赚小钱”变成精准坑骗
“赚钱”App暗含陷阱,怎样整治?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尹亚军:厘清不同主体的责任与义务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何国峰:平台须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轻信短视频弹窗广告被扣款798元 上百名消费者中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实习生 李可欣
浏览短视频时,突然弹出“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极具诱导性的信息,点击后按操作提示输入手机号或验证码领取权益时,却被直接扣款798元。今年4月以来,四川省消委会、成都市消委会接到124起类似投诉,涉及的多为老年人,分布于全国22个省市,涉诉金额10万余元。
据了解,这些投诉都指向成都灿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伟正耀烨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芳芳园屿科技有限公司3家公司。投诉者被扣款的798元,经查询显示是购买了所谓的“妙映”App会员。然而,就在投诉者想要退款时,客服电话却长期无人接听,接通后也会以“会员权益已生效”为由拒绝退款。
消委会工作人员调查发现,知名短视频、自媒体等平台发布的这些“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弹窗广告或推送链接,内容纯属子虚乌有,目的仅仅是欺骗诱导消费者点击进入下一级页面。一旦消费者点击,按要求输入手机号后,页面上的电子告知书或电子协议通常都是自动勾选的。随后,系统进一步触发App下载或进入小程序,通过人脸识别支付或自动填写所接收的验证码自动扣款,重复登录会被重复扣款。
此外,这类App还要求消费者授予诸如“读取短信”“读取相册”“读取通讯录”等手机隐私功能权限,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
四川锦东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张雄飞认为,“妙映”App相关经营者的行为涉嫌多重违法。首先,其通过“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点击,在页面中设置自动勾选协议、隐瞒扣费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其次,以获取隐私权限、自动填写验证码、人脸识别支付等方式擅自扣款,且二次登录仍会重复扣款,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构成强制交易,严重侵犯消费者财产安全权。
四川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要小心“赚钱”“红包”等诱惑,谨慎点击阅览不明信息,切勿轻易输入手机号及验证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资金损失。同时,可定期检查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工具的自动扣款和免密支付功能,谨慎开启人脸识别支付权益,尽量减少授权,降低被盗刷风险。“验证码等同于支付密码,绝不向陌生页面或他人透露,避免被恶意扣款。”四川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建议,如遇诱导扣款,立即保存信息截图、扣费短信、支付记录等证据,第一时间联系商家或平台要求退款。若协商未果,可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