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六盘水公安走进老年大学
筑牢“银龄”反诈防非安全墙
  ■《法治日报》记者 王家梁
  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案件频发,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严重侵害老年人财产安全与破坏社会和谐稳定。为切实提升老年群体防范意识,近日,六盘水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经侦支队联合走进六盘水市老年大学,开展了一场以“智慧防骗,乐享银龄”为主题的反诈防非专题讲座。活动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为老年学员带来了一堂生动而实用的法治安全教育课。
  “现在不少骗子冒充电商客服、公检法工作人员,甚至打着‘养老投资’‘扶贫金发放’的旗号,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讲座一开始,刑侦支队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几类典型诈骗案例,深入浅出地揭露了骗子的常用伎俩。
  民警特别提醒,随着科技发展,诈骗手段也在“升级”,例如“共享屏幕”“远程控制”等新型技术陷阱,已成为诈骗分子窃取个人信息、盗取资金的重要工具。为此,民警现场演示了如何识别和防范此类陷阱,并分享“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密码、不随意点击链接”的“四不”原则,方便老年人记忆和传播。
  此外,民警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及相关惩戒办法中选取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条款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明确法律底线,增强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如果您遇到‘高回报、零风险’的投资项目,该怎么办?”在经侦支队民警的引导下,现场老年学员积极参与情景模拟,亲身体验“非法集资陷阱”的整个过程。
  通过生动的情景再现和互动问答,民警围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举报奖励办法等内容,向老年朋友普及了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的常见特征和识别方法。民警强调,非法集资往往以“养老项目”“健康投资”为幌子,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追求更大收益的心理实施诈骗。
  “原来那些听起来‘太好’的项目,背后可能藏着这么大的风险!”学员刘奶奶在活动后感慨道。不少老人表示,通过民警的讲解,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树立正确理财观念的重要性,今后将更加警惕各类“高息诱惑”。
  讲座结束后,六盘水市公安局与老年大学共同在校园内设置了反诈防非宣传展架,长期摆放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宣传资料,方便在校老年同志随时查阅学习,持续巩固宣传效果。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六盘水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陶汝伦说道,“今后将继续加强与社区、老年大学等机构的合作,推动反诈防非宣传常态化、精准化,切实筑牢老年人防骗‘安全墙’。”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