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花溪消防:筑牢古镇“防火墙” 当好平安“守护者”
  ■ 记者 喻玉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拂过青岩古镇600余年的青石板路,贵阳市花溪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已整装出发,开始了一天的巡防。这座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至今已承载6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如今,它正以平安的环境,迎接八方来客。
  面对古镇木结构密集、民宿业态多元、大型文旅活动频繁带来的消防压力,花溪区消防救援大队今年初创新构建了“责任压实、科技赋能、精准治理、宣教融合”四维联动工作机制,构建起文旅消防安全全链条防护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构建全域防控网络
  正确的方向是推进工作的重点。
  贵阳市花溪区消防救援大队党委多次专题研判消防形势,明确提出“大事不出、小事少出”的工作目标,构建“区级统筹、镇街落实、企业主责”三级责任体系,明确文旅、消防、属地政府及企业职责分工。
  在监管模式上,则是实施“大网格+小网格”动态监管模式,大网格由政府部门联合巡查,小网格整合街道、网格员、景区管理员等基层力量,依托微信“群管家”实现隐患实时上报与闭环整改。同时,开展“安全微课堂”13期,针对青岩古镇等文物场所,核查12处消防设施,完善建立电气线路改造、设备更新等基础防护体系,文物建筑消防达标率100%。
  破解民宿治理难题
  一到周末,青岩古镇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特别是暑期,吸引了省内外不少游客前来驻足。随着旅游业的复苏,青岩古镇的民宿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消防隐患也不容忽视。
  针对民宿行业消防隐患突出问题,花溪区消防救援大队创新实施“1234”工程:制定一套标准化建设方案;建立“自筹+补贴”双轨保障机制;打造“三好”示范民宿(即设施好、管理好、宣传好);推行“四配备”制度(即独立烟感报警器全覆盖、灭火器配置、客房配备逃生四件套、疏散通道标识)。
  通过有效举措,完成133家民宿达标验收,完成青岩古镇、镇山村、高坡苗乡等重点区域整改私拉电线、木质结构防火等隐患22处,电气线路穿管改造210户,安装简易喷淋系统87套,消防设施合格率从65%提升至99%。
   筑牢动态安全“防线”
  青岩古镇景区是融历史人文景观、田园风光区、少数民族自然村寨、大型旅游综合服务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暑期旅游高峰时,日接待游客数万人次。
  为确保旅游行业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花溪区消防救援大队建立起“车巡+步巡”立体巡查机制,在古镇、十字街等热门区域设置固定消防执勤点,高峰时段驻点巡防,确保应急响应“1分钟到场”。此外,积极推动1800余家文旅单位建立隐患自查台账,整改问题400余项,整改率100%。同时,转变监管思维,为商户提供个性化整改方案,实现“一户一策”精准治理。
  今年8月,花溪区消防救援大队还联合街道办工作人员、网格员深入小型经营性场所开展防消联勤专项检查及入户宣传行动,以“检查+宣传”双管齐下的模式,全面排查火灾隐患,提升商户消防安全意识,共检查各类小型场所60余家,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40余处,发放消防安全宣传资料500余份。
  提升全民安全素养
  “老板,您家灭火器压力指针在绿色区域是正常的,但放置位置太隐蔽了,不利于紧急时刻快速使用……”
  今年旅游旺季,在古镇一民宿内,消防宣传员边检查边提醒店主,同时递上图文并茂的《消防安全指南》。针对民宿普遍存在的私拉电线、木质结构防火薄弱等风险,消防宣传员耐心讲解规范用电、畅通通道、配置应急器材的要领,手把手教授住客使用防烟面罩、灭火毯的技巧。
  这样的场景在青岩古镇景区已成常态。为使群众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升,花溪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宣传“四个一”活动:制作一组宣传资料、设置一批宣传载体、组织一场培训演练、开展一次立体宣传。
  今年以来,花溪消防为青岩古镇共制作图文、视频宣传资料10类;在景区、酒店设置宣传栏200余处;组织培训演练50场,覆盖从业人员2.3万人次;开展“安全旅游季”立体宣传,覆盖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组建13支“防消联勤”工作小组,对餐饮、酒店、民宿等场所开展全覆盖排查,现场教授初期火灾处置技能。
  他们守护的是600余年古镇的一砖一瓦,筑牢的是千家万户的安全“防线”,这就是消防融入市井烟火中最生动的缩影。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