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时评
第06版:视点
第07版:消防
第08版:平安贵阳
标题导航
回流药是如何重新流入市场的?
各地经验
严查!斩断回流药黑色链条
河南省南阳市祥和大药房倒卖医保药品案
浙江省杭州市参保人吴某、 韩某非法倒卖医保药品案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地经验
贵州:全面施行“无码不结”新规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相关要求,保障群众购药安全,贵州省自今年4月起已全面施行“无码不结”新规。贵州省内定点零售药店销售医保药品,须采集追溯码并上传追溯信息方可结算。该举措旨在规范药店销售行为,杜绝串换药品、虚假结算等违规现象,保障参保群众合法权益。
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一药一码”可实现全流程追溯,让假药、回流药无所遁形。为保障新规平稳施行,贵州各方积极行动。医保部门审核全省定点零售药店重复追溯码结算数据,重点检查重复结算、串换等行为,对违规违约情况严格按协议处理。参保群众在购药时,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官方平台、贵州医保App及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扫描药品追溯码核验。若发现药品此前已被出售,可向医保部门举报。
福建厦门:全国首个国有药耗追溯码一体化平台上线
近日,由厦门建发集团与海沧区政府共建的全国首个国有药品耗材追溯码一体化服务平台“一码通”正式上线。这是厦门继去年与国家医保局共建药耗追溯码数据应用中心后的又一突破,为全国药耗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厦门经验”。
据了解,“一码通”平台依托本地国企与生物医药港资源,以药耗追溯码为核心,兼容国家20位追溯码与GS1国际标准码,实现药耗“生产—流通—使用—结算”全流程一码追溯,集发码、应用与监管功能于一体,可辐射全国近1.5万家药耗生产企业、200万家医药机构,试运行期间对相关企业和机构免费开放。
针对以往药耗流通“追溯难”“控费难”“监管难”的行业痛点,平台打造追溯码、医保码、药耗本位码三码映射联通枢纽,打破多码独立壁垒,实现全环节闭环管理,从源头遏制非法倒卖与重复使用。
重庆忠县:“码上”监管,让“回流药”无处遁形
重庆忠县医保局近年来全面推行“码上”监管,充分发挥药品追溯码数据价值,从源头治理“回流药”问题,守护医保基金安全和群众用药安全。
督促定点医药机构规范实施诊疗、售药行为,是整治“回流药”问题的关键一环。忠县医保局督促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从药品采购、入库、销售环节,依托追溯码实时监控药品流向,要求医药机构、医务人员规范化诊疗、售药,积极配合医保部门监管“回流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过信息共享实现药品全流程追溯。同时,忠县遵循“成熟一家签订一家”原则,分批分量、审慎稳妥推进医保服务协议签订工作,追溯码信息采集上传率60%以上的医药机构,可签订服务协议;低于60%且整改仍不达标的医药机构,一律不再续签。
陕西铜川:开展“回流”药品专项检查
近期,陕西省铜川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开展了“回流”药品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以上级部门移送的“回流药”线索涉及药店名单为基础,以医保高价值药品、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为重点品种,通过现场查验药品追溯码,药品购进渠道、供货方资质、票据、账册、货款,严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是否严格落实购销药品通过计算机系统管理的要求,是否存在非法回收、销售“回流”药品的行为,确保药品来源可追溯,流向可控制。
同时,执法人员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保“回流”药品的危害后果,并提醒告诫其必须履行好主体责任,落实质量管理制度,不得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不得销售“回流药”。
(本报综合)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