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人员调研荷泉街道人大及代表推动“大抓项目”等情况。
参会人员在六枝特区工业行业代表工作站调研。
参会人员调研红岩街道人大及代表推行“议政+议事”新模式。
参会人员调研六枝特区岩脚镇人大及代表助推产业融合发展等情况。 ■文/记者 任莉 图/通讯员 杨琳
日前,六盘水市人大召开“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暨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推行工作座谈会。
会前,参会人员到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六枝特区工业行业代表工作站、六盘水火车站片区改造工程项目点、钟山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暨“钟山号”民情民意直通车运营中心等处调研,现场深入了解六盘水市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工作成效。
“议政+议事”新模式推动文体旅融合
“三线”文化,是六盘水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参会人员走进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只见红砖墙体、大型设备遗迹等煤机厂原有工业建筑风貌保存完好。与此同时,文创工作室、特色餐饮、三线主题书店等现代旅游元素凸显,一个文化体验与消费的互动场景已初具雏形。
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位于六枝特区交通南路,原六盘水煤矿机械厂区内,以“三线”文化为核心资源,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致力于打造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三线精神弘扬、旅游休闲餐饮及艺术创作交流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
“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建成运营后,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六枝特区‘旅游+工业’融合发展,深化‘三线’文化挖掘与传承。”调研现场,看到大家对该小镇建设前景很是关心,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对于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的建设,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今年3月,在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指导下,六枝特区银壶街道人大工委及代表推行“议政+议事”新模式,助力深挖三线特色文化盘活闲置资产。目前,六枝特区文旅体行业人大(议政)代表工作站在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的作用已逐步凸显。
据介绍,旨在“借助专业代表优势,推动文创小镇盘活,进而带动全区文体旅产业发展”的六枝特区文旅体行业人大(议政)代表工作站,已有18名各级代表进站履职。此前,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还专门组织部分代表对六枝特区三线文创小镇开发建设工作进行调研,让代表们对“三线”文化挖掘、产业业态布置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并积极建言献策。
同样是人大力量助力文旅体融合发展,在距离20多公里外的六枝特区岩脚镇,也是一番新景象。
岩脚镇人大代表紧紧围绕“体育赋能、文化铸魂、旅游兴业”的发展大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六个一”工作机制,广泛听取民声、积极建言献策,着力打通影响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堵点、难点,有力地助推岩脚镇文体旅融合发展。
目前,岩脚镇依托丰富水域资源和深厚古镇文化,创新推出的“体育+文化+旅游”赛事“村艇”,自2024年10月开赛以来,已成功举办8场活动,场均观赛超1000人,带动周边商铺客流增长40%,配套休闲娱乐项目增收10万余元,乡村民宿入住率超95%,有效提升“柳岸水乡・古镇岩脚”的知名度。
特色代表工作站推动“大抓产业”
在调研六枝特区工业行业代表工作站和钟山区建材行业代表工作站发挥代表作用推动“大抓项目”情况时,大家或翻阅资料、或认真观看展板、或边听边提问。
建在美锦华宇项目的六枝特区工业行业代表工作站,犹如强劲引擎,汇聚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及议政代表智慧和力量,在“煤—焦—氢”产业链建设的全过程服务保障上主动作为。征地拆迁时,深入田间地头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创新推出“一日一调度”“一周一研判”和“四个一批”工作法,仅用一个月就完成项目周边200余亩土地征收,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带着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群众的殷切期盼,积极发声建言,成功为辖区工业企业争取到技术改造补贴、人才引进等利好政策。
这些实打实的举措,生动勾勒出“代表履职为民、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
作为建材全产业链打造的专业化履职平台——钟山区建材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以听事、议事、办事、督事、评事“五事”工作法,打通“民声—督办—解决—反馈”闭环,成为钟山区行业代表履职先锋阵地,为六盘水市建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目前,钟山区建材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依托‘代表有约·局长进站’沟通协商平台,联动住建、工信等5部门召开面对面答复会,破解水钢高炉水渣堆积、销售渠道梗阻等关键问题;全程参与首钢水钢160万吨焦化项目征地等工作,实现和谐拆迁‘零上访’;助推上万吨工业废料变废为宝等。”钟山区建材行业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员、钟山区杨柳街道议政代表朱增喜介绍说。
与特色代表工作站推动“大抓产业”有异曲同工的,还有钟山区杨柳街道人大服务的重大项目——首钢水钢高质量发展焦系统结构调整项目(一期)。
该项目建成后,可通过焦炉升级与干熄焦技术,实现年减排颗粒物200吨、二氧化硫150吨,推动水钢向绿色低碳转型,为贵州新型工业化注入新动能,是六盘水“富矿精开”战略标杆项目。
在该项目建设中,杨柳街道人大依托代表主阵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政府部门建立联动审批机制,压缩前期手续办理时间30%,确保项目按期启动。同时,专班攻坚保障用地,全程参与监督,助力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全程“零上访”,破解项目“落地难”。
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到项目建设中
六盘水火车站始建于1966年,是西南地区重要铁路枢纽。为适应高铁时代需求,项目将原站房面积从9998㎡扩至22898㎡,远期旅客发送量提升至1019万人次/年,将升级为贵州第二大铁路枢纽。
在如此重要的项目建设中,钟山区荷泉街道人大如何发挥人大作用、贡献力量?
钟山区荷泉街道人大秘书、荷泉街道议政代表付柱杰介绍,六盘水火车站片区改造项目点启动以来,荷泉街道人大以“四个坚持”打通项目堵点,交出了亮丽答卷。
“我们坚持问需于民,创新‘线上+线下’双线议事机制,
收集民意200余条,政策宣讲覆盖率达95%以上;坚持破题攻坚,代表牵头将征收政策与房改政策捆绑推进,破解港航局宿舍123户职工住房产权50年遗留‘死结’。坚持公开公正,全程公开补偿标准与签约进度。坚持惠民实践,代表化身‘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推动项目施工与民意反馈同步闭环,保障8万余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付柱杰说。
“代表作用发挥了,项目建设推进了,群众也满意了。”“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啊!”“不错,非常值得学习!”……调研中,大家纷纷对钟山区荷泉街道人大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践行到项目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表示赞叹。
调研中,同样让大家竖起大拇指的还有钟山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暨“钟山号”民情民意直通车联络中心。
“钟山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暨‘钟山号’民情民意直通车联络中心,采用‘两套机制、一套人马’的集约化管理模式,依托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服务中心,深度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服务五级代表‘全天候不打烊’的履职枢纽。”跟随着钟山区人大代工委工作人员唐云好的介绍,大家一边走,一边听,一边看。
了解得知,该中心通过构建“一体贯通、多维联动”工作体系,纵向打通“中心、6个行业站、17个镇(乡、街道)站、68个村(居)联络室”四级网络,横向联通政府职能部门,形成社情民意“一屏掌控”、民生诉求“一键交办”、办理进度“全程可视”的智慧治理闭环。
“截至目前,中心累计收集建议2384件,办结率达91%,群众满意度超99%,真正成为扎根群众门口的‘民主议事厅’和掌心里的‘民意高速路’。”唐云好说。
“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持续深化拓展,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推行有力,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活动结束时,大家纷纷表示,将结合工作实际,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和效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六盘水篇章作出人大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