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教育周刊
第05版:法院周刊
第06版:交安
第07版:区域
第08版:影像
标题导航
让校园普法实用又对味
贵阳市南明区兰花都街道: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活动
筑牢安全屏障 赋能美好生活
图说新闻
分类广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安全屏障 赋能美好生活
华能贵诚信托:保护消费者权益,构建安全、和谐金融环境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和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已深度融入大众生活。然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创新性相伴相生,各类风险与挑战也随之而来。
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全民金融素养,已成为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9月15日至9月21日,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华能贵诚信托在持续开展宣教活动的同时,呼吁广大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共同维护良好金融生态,让金融力量真正赋能美好生活。
树立理性投资理念,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
金融市场产品种类繁多,从风险相对较低的银行存款、国债,到净值化管理的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再到更具定制化特色的信托计划、保险产品等,每种产品都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和适用场景。对于金融消费者而言,理解产品特性并选择与自身需求、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是投资决策的第一步,也是守护自身权益的基石。
以信托产品为例,其通常具备结构清晰、投向明确、收益相对稳健等特点,尤其适合具有一定资产规模、希望实现资产长期增值和传承的投资者。信托公司依托专业管理能力,能够通过多种资产配置策略帮助投资者跨越市场波动,实现较为稳定的回报。但信托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资产管理产品,并非“稳赚不赔”,其收益仍然与底层资产质量、宏观政策变化、利率环境、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理性投资,首先要了解产品。金融消费者应做到:不轻信高收益承诺,不盲目跟风市场热点,不投资自己不理解的产品。在购买前,应仔细阅读产品合同与风险揭示书,重点关注资金的投向、还款来源、风控措施、相关费率及可能存在的政策与市场风险。尤其是在信托等非保本型产品中,消费者需明确“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
金融机构必须严格落实“三适当”原则——将适当的产品通过适当的渠道销售给适当的消费者,在产品推介过程中全面评估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杜绝虚假宣传、误导销售等行为,让广大金融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做出投资决策。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防范非法中介危害
近年来,金融领域“黑灰产”活动频发,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例如,非法代理维权中介以“反催收”“代理退保”“征信修复”为名骗取服务费,高额手续费,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提供虚假材料甚至进行恶意投诉,最终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保障缺失、个人信息泄露,甚至卷入法律纠纷;非法贷款中介通过“低息”“快速放款”“不看征信”等不实承诺诱客,在实际放款时则以“服务费”“担保费”“砍头息”等名目隐瞒高昂的综合资金成本,使其实际年化利率远超法律规定上限;虚假投资理财平台通过建立“荐股群”“导师带单”等形式,以“内幕消息”“高额回报”为诱饵,推销虚假的金融产品或“坐庄”骗局,最终卷款跑路。
这些非法中介往往利用消费者金融知识欠缺、风险意识薄弱或急于用款的心理,通过夸大宣传、隐瞒真实信息、模糊借贷实际成本等手段诱骗消费者踏入陷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非法中介甚至冒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以“内部项目”“刚兑承诺”等话术骗取消费者信任,推销根本不存在的金融产品,实际却从事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华能贵诚信托提醒,金融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坚决与无金融业务资质的机构或个人保持距离,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记住以下几点。
提醒一: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对“保本保收益”“全额退保”“减免债务”等承诺保持高度警惕,这些均属违规或骗局。切勿轻信所谓“低息快速贷款”“百分百代偿债务”等不实承诺,避免因小失大,陷入更深债务困境。
提醒二:选择正规持牌机构
办理金融业务务必通过银行、信托、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的官方渠道办理。信托公司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中介机构代理销售信托产品。如有金融需求或遇到问题,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与金融机构沟通解决。
提醒三:看清合同条款与成本
签署任何协议前,务必仔细阅读条款,重点关注费用结构、利率计算方式(特别是年化利率)、违约责任等信息,对任何不清楚的条目要求对方立即解释。
提醒四:树立理性消费观念
学生和年轻群体需特别警惕各类“校园贷”“美容贷”及非法网络借贷平台,理性消费,不虚荣、不攀比,从源头上杜绝过度借贷的发生。
守护个人信息安全,共建诚信金融环境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已成为重要的金融资产,也是金融安全的基础防线。
保护个人敏感信息,不仅是防范诈骗的基础,也是维护自身信用的关键。广大金融消费者应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等关键信息,不随意向他人透露,不将手机、账户交由他人操作,不在不可靠的网络平台填写个人账户资料,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不随意授权陌生的征信查询或协议签署。
电信网络诈骗是当前高发的犯罪手段,老年人与青少年尤其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老年人应警惕“中奖”“以房养老”“养老金认证”“投资养老项目”“保健品投资”等话术骗局。青少年则应增强网络金融安全意识,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不安装非正规渠道App,防范“游戏皮肤交易”“粉丝返利”“校园贷注销”“兼职刷单”等新型诈骗形式。遇事多与家人、正规金融机构或公安机关沟通核实,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
诚实守信是金融契约精神的基石。消费者应珍视个人信用记录,按时履约还款,良好的信用记录是无形的财富。同时,金融机构也应以诚为本,规范经营,透明披露,公平待客,不得隐瞒风险、强制搭售。双方共同努力,方能塑造一个诚实、公平、守信的健康金融生态。
消费者在接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如发生纠纷,应通过正规投诉渠道理性维权,可向金融机构客服、监管投诉热线、金融调解组织寻求帮助,或通过司法途径维权,切勿委托所谓“代理维权”“追债中介”等非法组织,避免个人信息遭到二次泄露或财产损失。
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共同塑造诚实、公平、守信的金融生态的合作伙伴。金融机构提供专业、合规的产品与服务,消费者秉持理性、守信的态度参与市场,双方共同努力,方能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是一项需要社会各方持续努力、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华能贵诚信托再次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请持续学习金融知识,牢固树立理性投资理念,始终选择正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坚决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自觉远离一切非法金融活动。
华能贵诚信托倡议,大家一起携手同行,从自身做起,共同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让金融的力量真正惠及千家万户,助力百姓实现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来源: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