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视点
标题导航
锚定网络安全主阵地 打造清朗空间新高地
以案为鉴,向网络违法犯罪说“NO”
漫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案为鉴,向网络违法犯罪说“NO”
随着互联网内容领域“流量经济”“粉丝经济”盛行,自媒体造谣炮制“热点事件”、煽动对立引流等乱象时有发生,刷量控评等网络水军犯罪突出,对网上舆论生态、市场经济秩序造成恶劣影响。
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贵州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以“净网—2025”专项行动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谣言、黑客犯罪、网络黑灰产等突出网络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网上公共安全、保护网络空间安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法治贵州作出应有的贡献。
案例一
收购实名账号转卖犯罪团伙非法获利——安顺市开发区杨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今年2月初,安顺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在日常网络巡查中发现辖区一网络账号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购买、收受他人实名认证的网络账号,再转卖出售非法牟利。经初查,嫌疑账号交易规模较大,且流向涉及全国多个地区,极可能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下游犯罪。为彻查案情,网安部门围绕该账号的虚拟身份、交易渠道、资金流向等展开深度侦查,成功锁定该账号持有人为杨某某,并掌握其以“中间商”角色,通过线上渠道收购探探等实名账号,加价转卖给下游犯罪团伙的犯罪实事。
2月15日,专案组在掌握杨某某作案交易规律和窝点位置后,成功将其抓获,现场查获作案手机2部、电脑1台,固定交易TG、QQ聊天记录若干条。
经讯问,犯罪嫌疑人杨某某供述,2024年10月初至2025年2月,其明知出售的账号可能会让他人用于电信诈骗、网络招嫖等违法犯罪,仍然为谋取不法利益,通过“QQ”“电报”“全App接码”等渠道购买、收受他人实名认证的网络账号700余个转卖给违法犯罪人员,累计非法获利15万余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案例二
为博眼球发布不实视频被拘留——贵阳市南明区付某、田某某、陈某某等人寻衅滋事案
9月1日,贵阳网安民警在日常巡查执法中发现工作发现,抖音一网民发布视频称,贵阳一豪车保时捷被砸,该视频还登上贵阳热点。视频显示地点为贵阳市南明区中山南路,一黑衣女子站在一辆白色保时捷车上连续用脚蹬踹前挡风玻璃。引发网民关注、讨论。随后,“男女对立”“保时捷车主因出轨被踩爆挡风玻璃”等话题上了热搜。截至发现时,该视频点赞3.3万次,评论1.1万条,转发3.2万次。
针对此情况,贵阳市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发现贵阳某超跑俱乐部的租赁公司老板付某为了博取眼球,伙同田某某和陈某某等人策划在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金融街3号楼路边演绎男女朋友抓“小三”戏码用于拍摄短视频。在演绎过程中将一辆保时捷911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损坏,并安排多名人员对策划剧本进行拍摄。期间现场有20余名围观群众,部分群众将违法嫌疑人付某策划的剧本拍摄上传至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违法嫌疑人付某、田某某、陈某某采取行政拘留,责令平台注销发布不实视频账号。同时,联系省内多家主流媒体进行谣言澄清工作。
案例三
未经核实传播灾情虚假信息博流量——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某散布谣言被处罚
6月下旬以来,“村超”发源地榕江县遭遇特大水灾,灾害不仅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关注救灾进展、助力灾后重建之际,却有个别网民无视灾情严肃性,肆意传播虚假信息博取流量。
6月26日,毕节市七星关区网民朱某在网络上看到疑似榕江水灾的视频后,未对信息真实性进行任何核实,便擅自下载并配文传播“灾害造成13人死亡、2人失联”的谣言。该虚假信息一经扩散,不仅误导公众认知,更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干扰救灾工作秩序,性质恶劣。
七星关网安部门在巡查中发现这一谣言后,立即启动联动处置机制,七星关分局撒拉溪派出所立即对辖区村民朱某开展询问,朱某对自己“未经核实便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朱某给予行政处罚。
案例四
利用AI编造虐猫谣言引关注——贵阳市云岩区廖某某通过AI生成虚假信息被处罚
9月10日,贵阳市一市民在网上爆料称贵阳文昌阁附近出现虐猫行为,该爆料一发布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网民纷纷留言称:“严惩这个人,虐待动物是心灵的扭曲”“太残忍了”……
贵阳公安网安迅速开展多方调查核实,却并未发现文昌阁附近存在虐猫情况。9月10日下午,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大队通过深入调查,找到了网传文昌阁虐猫事件的信息源头——贵阳市民廖某某。经核查,民警在廖某某的手机上发现其曾发送“生成一个痛心的文案”的指令给AI,并呼吁网民拨打文昌阁派出所电话以及“12345”市政服务热线反映“虐猫”一事。
在事实证据面前,廖某某对通过AI生成虚假信息供认不讳,承认自己为了呼吁大众关爱动物,从网络上收集了一些猫咪受伤的照片,在未对这些照片是否因“虐猫”所致进行核实的情况下,通过AI软件生成了一个关于文昌阁有虐猫行为的文章,引发全国网友关注。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朱某给予行政处罚。
警方提示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网上发布信息、发表言论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对自身言行负责。拒绝“流量至上”,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散布谣言、谎报险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等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坚决予以严厉打击,绝不手软。警方
呼吁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上网,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贵州省公安厅网安总队供稿)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