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上,“小法官”身着法袍,一脸严肃地主持庭审。 ■记者 付先锐 贾华
9月4日至5日,由贵阳市委政法委员会指导,贵阳市司法局、贵阳市教育局主办,贵阳市云岩区委政法委员会、贵阳市云岩区司法局承办,贵州听和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贵阳)律师事务所、贵州北斗星律师事务所协办的模拟法庭活动,分别在贵阳市实验小学未来方舟分校、贵阳市实验小学贵乌分校、贵阳市云岩小学成功举办。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真正了解了律师这个职业,在法庭上不仅要做到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还要心怀正义、保护弱者。以后我也想成为一名律师!”扮演辩护人的李同学兴奋地说。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疑是社会各界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针对当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低龄化、校园欺凌现象多发、部分家长和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等突出问题,贵阳市创新开展“少年模拟法庭”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多元场景构建法治教育新阵地
模拟法庭上,“小法官”身着法袍,一脸严肃地主持着庭审。“原告”和“被告”围绕案件事实,你来我往,积极举证质证,现场辩论氛围激烈。检察官随后针对同学们的表现,给出专业的点评,对大家展现出的法律素养和临场应变能力称赞有加。律师们也热情地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分享自身对活动的感悟,让整个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这场由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司法局、市妇联指导,花溪区司法局、花溪区及观山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主办的“预防校园霸凌·少年模拟法庭”活动,旨在凭借沉浸式、互动式的创新普法形式,让同学们在角色体验里深化对法律尊严的认知,在情景模拟中掌握自我保护的关键要点,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树立起责任担当意识。
为使法治教育更加契合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贵阳市司法局联合多方力量,打造多元场景的法治教育模式。
一方面,积极走进专业场所,联合律师事务所、法院开设“法治实践课堂”。相关部门组织校长、老师、学生及家长代表参观法院、律师事务所,让学生们亲自扮演法官、检察官等角色,沉浸式感受司法的严肃氛围,并在法院、律所中定期开展“少年模拟法庭”活动。
另一方面,将活动下沉至校园一线。北京市京师(贵阳)律师事务所等8家律所走进贵阳贵安14所中小学,根据8至18岁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案例,以案释法。
专业流程设计提升法治教育实效
在“少年模拟法庭”活动中,专业化的流程设计成为提升法治教育效果的核心要素。在角色深度代入方面,学校筛选出优秀学生担任不同庭审角色,由律师进行专业培训,从服装穿着到庭审发言,都进行细致指导,让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深化对法律的认知,提升实践能力。
案例选择也十分精准适配,无论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重点突出“违法犯罪成本”教育,“小法官”围绕“向网络游戏高额充值说不”“预防校园霸凌”等主题展开,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违法犯罪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每场活动结束后还会邀请法官、检察官从法律程序、证据认定等多个维度进行权威点评,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解析案例,解答学生及家长的各类疑问。
同时,通过互动问答、心得分享、颁发“学法之星”奖章及专属结业证书等方式,营造热烈的学习气氛,持续强化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推动社会各方协同保护
“目睹‘被告人’因为欺凌行为而受到法律审判,让我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必须要承担法律后果。”8月31日下午,在贵阳市第九中学的校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护蕾向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火热开展。高一学生肖锦霏在旁听完模拟法庭后有感而发,“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友善相处,遇到欺凌时更要懂得用正确方式寻求帮助和保护。”
“‘少年模拟法庭’活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多个层面产生积极影响。”贵阳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对未成年人而言,通过扮演“被告”等角色体验庭审追责流程,实现了从“知法”到“畏法”的转变,能直观地理解“冲动的代价”,学生们在预防校园霸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对于家庭来说,家长们在观摩活动后,普遍意识到“孩子犯错,家长需担责”,态度从曾经的“忽视”转变为“重视”,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动咨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对于学校而言,法治教育也从传统的“理论灌输”成功跃升为“实践内化”,在模拟“校园欺凌案”后,学生主动报告纠纷的意识显著增强;从司法角度来看,贵阳市成功实现从“小切口”迈向“大保护”的进阶,推动“法治副校长”100%覆盖学校,充分彰显了司法机关通过小场景撬动系统性保护变革的能力,强化了司法机关的社会责任。
此外,活动从“单点”发展成“联动”,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多家官方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形成多维度宣传矩阵,建立起“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动机制”,有力构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积极舆论环境。
通过“少年模拟法庭”活动,贵阳市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法律素养、强化家长法治意识、促进学校法治教育实践化、推动社会各方协同保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了坚实的法治防线,也为其他地区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