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正在参观贵阳生态科普馆。 ■通讯员 朱芷沂
在“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进程中,贵阳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针对生态法律专业性强、公众理解难、宣传难以持续等生态法治宣传痛点,贵阳市生态环境局立足自身生态科普优势,将生态科普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普法新路径。
打造生态法治文化传播前沿阵地
2024年,贵阳市生态环境局挂牌成立“贵阳市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以贵阳生态科普馆和贵阳市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展览馆为平台,综合运用实物标本、数字沙盘和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系统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打造生态法治文化传播前沿阵地。
该基地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活动,充分整合科普展陈、互动体验等资源,将法律知识有机融入参观体验,形成“展陈+实践”立体化法治教育模式,显著提升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影响力。
期间,该局持续开展“宪法宣传周”专题活动,最具特色的是2024年创新采用了“交流分享+知识问答+剧场演绎+实践行动”的复合模式,实现宪法与生态法治的深度融合。同时,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生物多样性日等关键节点开展普法活动,“八五”普法期间,围绕多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累计开展专题宣传十余场,在各类生态活动中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资料千余册,推动公众深入学习宪法、自觉遵守法律,牢固树立宪法权威与环保法治的意识。
扩大普法覆盖面和公众参与度
创新体验式普法成为一大亮点。其中,贵阳市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展览馆开展“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共植一片绿”等8场生态法治活动,通过水质实验、碳循环演示等生动形式阐释环保法规;贵阳市生态科普馆组织“探寻绿色奥秘”系列活动,带领公众走进环保设施单位,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法律认知。普法工作还深度融入“美丽贵阳山水林城”品牌讲堂,在讲解中融入法律解读,明确公众环保责任。同时开展“筑绿先锋”志愿服务、“绿动未来”公益行动和“义务讲解员”等互动活动,有效扩大了普法覆盖面和公众参与度。
贵阳市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展览馆作为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十大示范参观点之一,专门设置生态法治成果展示专区,通过户外大屏循环播放普法视频,构建“休闲+普法”社区治理新模式,论坛期间,累计接待19批次234位国内外嘉宾,全面展示贵州生态法治建设成效。
普法宣传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贵阳市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展览馆打造了约1.2万平方米室外展区,陈列生态雕塑、二十四节气科普牌和昆虫旅馆等,推动公众实现从单纯获知法条内容,到真实体验生态文明的转变。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展陈教育+节点活动+社会协同”三位一体模式,成功将普法宣传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有效传播了生态法治理念。下一步,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化“八五”普法实践,助力全国生态环境法治文化建设,继续打造以贵阳生态科普馆、贵阳市观山湖区生态文明展览馆为载体的贵阳市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切实推动贵阳市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