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关注
第06版:广告
第07版:理论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梵净山下“法”景相融
马汉成到威宁自治县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让见义勇为成为新时代社会风尚
贵州省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顺利开考
贵州省“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启动
图说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梵净山下“法”景相融
——江口县打造“法治+文旅”普法新场景
■ 记者 姚强 冉龙飞
“答对题目就能领到‘游法相伴’的普法扇子和法治文创雨伞,既逛了景区,又学了法,这趟梵净山之旅太值了!”初秋时节,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景区核心区域,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女士手持法治文创礼品,向同行伙伴分享着独特的游玩体验。这生动一幕,正是江口县司法局深耕“法治+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打造“游法有趣·礼遇自然”普法互动主题阵地的缩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破解传统普法“单向灌输”“枯燥乏味”的难题,江口县司法局立足梵净山文旅资源优势,将法治宣传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从阵地建设、服务延伸、机制保障三方面发力,构建起沉浸式、多维度、全覆盖的普法新场景,让游客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轻松享受法治文化熏陶,绘就出一幅“法润山水·景悦人心”的崭新图景。
阵地融合——织密沉浸式法治体验网
“您看这把扇子,印有贵州省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和江口县司法局微信服务码,这边是我们的法治小导游江小润,扫码就能给您讲解旅游指引和法治小锦囊,既实用又能学法律!”在梵净小城文旅休闲区的法治互动区内,工作人员正向前来参与“‘典’亮未来·法护万家”主题游园会的游客介绍法治文创产品。作为江口县打造的核心普法阵地之一,这里不仅设置了法律故事墙、法治游戏体验区,还开设了法律咨询与纠纷调解线上窗口,将民法典知识巧妙融入游客的体验过程。
“之前在景区买特产担心被坑,今天咨询后才知道,遇到虚假宣传可凭购物凭证维权。”游客张先生在咨询窗口得到满意答复后,还领取了包含法治手册、法治文具、掌上民法典、法治小扇和雨伞的法治礼包。
据统计,该主题游园会单次活动便发放法治礼包200余份,累计服务群众、游客超1000人次,成为城区普法的“网红打卡点”。
如果说梵净小城是城区普法的“主战场”,那么梵净山景区便是法治与自然交融的“示范窗”。走进梵净山景区,沿途新增的法治标语牌与奇峰云海、原始森林相映成趣——“游法相伴·畅享梵净”“法润山水·景悦人心”“法治随行,平安相伴”等标语既贴合景区特色,又传递法治理念。而在景区休憩区设置的趣味法律问答环节,更让游客主动参与其中。
“请问在景区内随意丢弃垃圾,可能违反哪部法律?”“我知道,是《环境保护法》!”来自外省的小朋友王乐迅速说出答案,快乐抽取法治盲盒,并在法治小扇上认真写下‘学法守法’。“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没想到在景区答题就能学知识,还能拿礼品,特别有意思。”王乐的话道出了不少游客的心声。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趣味问答环节推出以来,参与游客超1000人次,法治宣传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显著提升。
从城区到景区,从景区到乡村,江口县的普法阵地建设逐层沁润。为进一步扩大普法覆盖面,江口县还串联起县城—云舍景区—梵净山景区的“游法相伴”法治文旅主题线路,将法治元素融入沿途的观景台、休息亭、文化长廊,形成“一步一景、步步有法”的独特旅游体验。游客沿途而行,既能欣赏梵净山的秀丽风光,又能在不经意间感受法治守护,实现“旅游+学法”的双重收获。
服务延伸——打破法律服务时空壁垒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我是法治小导游江小润,今天……”扫描“游法相伴”主题法治文旅服务路线的二维码,AI导游“江小润”的声音便随之响起,即可链接“法润江口”微信公众号,阅览“游法相伴”专题栏目。作为江口县司法局创新推出的“数字普法助手”,“江小润”集自然景观讲解、法治知识讲解和业务指南等功能于一体,以“探秘天空之城,共赴法治之约”为主线,为游客提供“边走边听、边游边学”的普法服务。
“之前担心在景区遇到消费纠纷不知道怎么处理,现在听着‘江小润’讲解,知道了可以拨打12315热线,也可以到景区服务站申请处理,心里踏实多了。”游客刘女士说。除了AI导游,“法润江口”微信公众号还定期推送旅游相关法规、生态保护、文明出行等主题的普法文章。截至目前,“游法相伴”主题系列栏目已发布内容120余期,累计阅读量超5万人次。
今年8月,云舍村开展清凉狂欢嘉年华活动,邀请游客群众畅游诗画云舍,体验摸鱼乐趣。江口县司法局充分发挥“游法相伴”服务站功能,联合“法律明白人”推出“摸鱼学法两相宜 快乐加码游云舍”活动,在活动现场发放快乐法治大礼包,解答群众咨询,融情于景宣传讲解生态守护、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让广大群众在玩中学法,与法同行。
据统计,自江口县司法局推动服务站点融合建设以来,云舍村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的基层法治骨干作用,依托“法律明白人”驻点服务,累计提供法律咨询和应急服务200余次,成功调解涉旅纠纷30余起,调解履行率达100%,为游客营造了“遇事有法可依、维权有门可寻”的安心旅游环境。
在法治赋能下,云舍村旅游业态实现全面升级,2023年以来游客满意度高达98%,“游法相伴”主题实践已成为护航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坚实盾牌。
机制保障——筑牢法治文旅发展根基
“以前个别民宿存在乱定价、服务差的问题,现在不仅价格公开公示,服务也规范多了。”经常来梵净山旅游的游客王先生发现,如今江口县的民宿经营越来越正规,这主要得益于江口县多部门协同推进的“优化民宿服务”专项行动。
为打造安心的旅游法治环境,江口县司法局积极联动县文旅局、市场监管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等部门,组织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深入辖区内200余家民宿,开展法治宣传和经营指导。工作人员不仅向民宿经营者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引导他们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并要求在民宿大厅显著位置公示价格表,接受游客监督。
“通过专项行动,我们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还规范了经营流程,现在心里有底,服务质量提高了,游客反馈好了,回头客也多了。”梵净山脚下某民宿经营者杨女士说。数据显示,2024年江口县涉旅投诉量同比下降60%,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优化民宿服务”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在加强文旅执法普法联动的同时,江口县还注重法治文化的培育与传播。近年来,江口县司法局与县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法润剧场》系列短剧12期。该短剧以真实生活纠纷案例为原型,通过生活化的剧情、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化解邻里纠纷、抵制网络谣言、防范电信诈骗、禁止高空抛物、生态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知识,目前已完成《谣言如刀》《超乎想象》《暑期安全歌》《法网“树”牢》等短剧的宣传推广,后续将通过景区LED屏、公交车载电视、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播放,预计覆盖人群超10万人次。
此外,江口县作为“中国抹茶之都”,拥有丰富的抹茶产业资源,江口县司法局创新将“抹茶之道”与“法治之理”融合,将抹茶制作的“筛—击—融—敬”对应法治精神的“求真—平衡—共识—敬畏”,将法治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让观众在茶香氤氲中完成对法治精神的沉浸式体验和无感化学习。主题宣传视频正在加紧后期提质工作,完成后将在抹茶产业园、景区特产店、景区法治广场等场所循环播放,进一步丰富法治宣传载体,营造“法护青山、律润文旅、茶规共守”的良好氛围。
从阵地融合构建沉浸式体验,到服务延伸打破时空壁垒,再到机制保障筑牢发展根基,江口县以“法治+文旅”融合宣传服务为抓手,走出了一条普法宣传的创新之路。如今,漫步梵净山下,法治标语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普法活动与文旅体验相得益彰,游客在欣赏美景、享受服务的同时,也将法治知识记在心、践于行。未来,江口县将持续深耕“法治+文旅”融合模式,拓展法景互融的体验维度,丰富智慧普法的多元形态,使法治文化如梵净山泉般浸润心田,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法治内核,为法治文旅融合服务作出贡献。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