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防事故 保畅通 护民生
——施秉交警织密交通安全防空网
交警向群众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 记者 常玥玥 通讯员 李天天
  入夏以来,施秉县道路交通面临“高温、高流、高风险”叠加挑战,群众出行安全面临多重考验。为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施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锚定“防事故、保畅通、护民生”核心目标,通过科学布防、精准施策、精细治理,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防线。
  夜间严治酒驾显实效
  7月7日晚,施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城南路路段开展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20时26分许,一辆普通二轮摩托车驶向查缉点,驾驶人在看到前方交警示意靠边停车接受检查时竟迅速掉头折返。民警立即上前制止并责令其配合酒精检查,经酒精快速检测棒检测,驾驶人王某有酒驾嫌疑,随后现场对其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结果为35mg/100ml,达到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标准。
  经进一步查询,交警发现王某曾于2020年因饮酒驾驶被查处,此次属于再次酒驾。面对询问,王某称因长期腰痛,常饮药酒缓解,未料到会再次构成酒驾。民警现场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依法作出处罚。
  针对夏季夜间酒驾醉驾违法高发特点,施秉交警将科技赋能与传统勤务深度融合,依托智能监控系统研判数据,锁定违法高发时段路段,在餐饮娱乐聚集区、城乡交通重点路段等区域布设“定点查缉+动态巡控”防控网,实现精准治违。
  执法中,交警始终遵循理性、平和、文明、规范要求,同步整治“一盔一带”、涉牌涉证等关联违法,并通过“执法现场+线上平台”双渠道普法,用典型案例强化震慑,推动“拒绝酒驾”从他律约束转向自律自觉。
  全时巡防织密安全网
  为打破传统勤务时空壁垒,施秉交警基于夏季交通流量大数据分析,形成全时段弹性管控并加强夜间巡防,让安全防线贯穿全天、精准落地。
  夏季交通呈现午间易疲劳驾驶、午后“路怒症”高发、夜间重点违法集中等规律,施秉交警创新推出错时勤务,高峰守点、平峰巡线、低谷补盲,动态调配警力资源,实现“警力跟着流量走、勤务跟着隐患变”,实现流量低谷期填补管理盲区,风险高发期强化靶向管控。
  “通过动态调配警力,国省道、城区人员密集区的‘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全面提升,午间‘一盔一带’佩戴不规范、车辆违停,午后‘路怒症’等隐患得到精准治理。”施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夜间交通风险更高、管控难度更大的特点,施秉交警升级夜间勤务模式,加密国省道、城区主次干道巡逻频次,依托智能交通系统实现违法行为自动识别、实时预警,确保巡逻警力看得见、管得到、处置快,用“夜间见警灯、群众心安宁”的实际成效,守护城市夜间交通的“平安底色”。
  宣教结合树牢安全观
  
“以前总觉得在村里路上开开车、骑骑车,没什么大不了的,通过交警今天的讲解,我才知道这些行为有多危险,以后一定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8月8日,施秉县南官营寨村民张大爷在听完交警面对面普法后感叹道。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希望通过走村入户的方式,把交通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施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表示。
  施秉交警立足农村交通“点多、线长、面广”特点,将勤务触角延伸至乡村末梢,建立“赶集日必到、重点段必巡、隐患点必改”跟场勤务机制。每逢乡镇集市、民俗活动,交警提前研判人流车流趋势,在集市入口、交叉路口布设“固定岗”和“流动哨”,重点整治农用车违法载人、超员、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行为,从源头防范事故。
  在宣传普法中,施秉交警结合农村群众习惯,通过“大喇叭”宣讲、案例展板进村、安全手册入户、有奖互动问答等方式,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各类场景,推动农村交通治理从“被动管控”向“主动预防”转型,让安全理念扎根乡村土壤。
  如今,道路上的违法隐患少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强了。未来,施秉交警将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推进交通治理,用更扎实的行动守护群众出行平安,打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