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余庆县检察院创新“双驻点”机制
维权更便捷 解纷更贴近
  ■通讯员 王洪飞
  “以前维权要跑县城,现在镇上就有检察官,纠纷5天就调解好了!”近日,余庆县构皮滩镇村民王某拿着和解协议,对驻镇检察官服务站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
  这是余庆县人民检察院创新“专人驻县、团队驻乡”双驻点机制的生动缩影。该院通过将检察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末梢,有效破解群众“维权难、解纷远”的痛点问题。
  阵地前移: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敲门”
  “群众找法难,根源在于服务阵地不在‘家门口’。”余庆县人民检察院以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为枢纽,构建起“1+10”检察服务网络——在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设立“12309检察服务中心驻点”,由1名资深员额检察官全职驻守,负责统筹全县重大矛盾纠纷研判和案件线索处置;在8镇1乡1街道综治中心实现“检察官服务站”全覆盖,每个站点配备由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组成的3人团队定点联络。
  走进龙溪镇综治中心,驻点检察官岗位牌醒目地挂在服务大厅入口,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一目了然。“群众来办事,第一眼就知道找谁、咋联系。”驻龙溪镇检察官团队还创新制作“法治服务联系卡”,卡面印有二维码,扫码可查看意见反馈渠道和该院微信公众号。目前已发放卡片300余张,主动走访覆盖12个行政村、38个村民组,收集到土地流转、劳务欠薪等诉求46条,均建立台账逐一回应。
  精准解纷:用“法理温度”化解“民生小事”
  “张叔,宅基地边界得按房产证规划,但远亲不如近邻,咱们各让30公分如何?”在白泥镇民同村,驻点检察官第5次上门调解时,既摆出土地管理法条文,又算起“邻里情谊账”,最终促使两户村民达成和解。
  这起涉及120平方米宅基地的纠纷,从受理到化解仅用15天,较传统调解周期缩短60%。
  余庆县人民检察院将矛盾化解作为驻点工作的“核心指标”,推行“一站式接待、分层级办理”机制:对法律咨询实行“当场答复率100%”,简单纠纷由驻点团队当日介入调解,复杂线索48小时内启动核查。
  数据显示,双驻点机制运行以来,共受理群众来访来电237件,当场解答法律问题145个,协同乡镇司法所、村委会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87件,化解成功率达98%;接收的2件案件线索均立案办理,有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协同共治:从“单打独斗”到“合力攻坚”
  “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诉讼能力较弱,亟需司法力量为其‘撑腰’。”驻点检察官在走访低保户家庭时,发现多起弱势群体维权受阻情况,随即联合县法院、司法局等单位启动支持起诉专项行动。共办理追索抚养费、赡养费、劳动报酬等8起案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证据收集等支持,帮助追回抚养费1.2万元、拖欠工资3.8万元。
  这种“融入式检察服务”打破了治理壁垒——驻点团队与乡镇干部、派出所民警、司法所人员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联合处置突发事件3起。针对基层干部法治意识薄弱问题,驻点团队还选取婚姻家庭、土地纠纷等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法”讲座23场;通过模拟调解、现场答疑等形式,培训村委成员、人民调解员120人次。2025年上半年,余庆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法治进乡村”活动23场,覆盖基层干部和群众2000余人,在全省政法机关满意度测评中,该院群众满意度达100%。
  接下来,余庆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把双驻点机制往深里做、往实里走,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多到田间地头听民意、解民忧,让法治服务更贴近群众需求,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实在的作用,为平安余庆、法治余庆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