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国际
第06版:理论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平塘法院:以初心守公正 以担当护民生
毕节市七星关区:民兵助农分队助力村民秋收
镇远县检察院:全面筑牢暑期防溺水安全防线
图说新闻
陈文杰:“六会五心”搭心桥解民忧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文杰:“六会五心”搭心桥解民忧
■ 记者 姚强
“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做好。”这是思南县民商事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陈文杰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扎根基层调解一线二十余年的真实写照。在践行“枫桥经验”的道路上,他摸索出“会接、会听、会问、会找、会诊、会结”的“六会”调解技巧,以及“守民心、有热心、要细心、用诚心、持公心”的“五心”工作准则。凭借这些经验,他成功调解1500余起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9.8%,在黔东大地架起一座座连通民心的“和谐桥”。
情理交融化矛盾
“陈主任,这积了十年的疙瘩,您真是给咱解开了!”思南县文家店镇安江社区村民安某紧紧握着陈文杰的手感激地说。
安江社区村民安某与张某因房屋及林地边界问题产生矛盾,十余年间始终未能妥善解决,两户因此纠纷不断,成为影响社区和谐稳定的重大隐患。2019年,陈文杰在安江社区驻村期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通过走访座谈摸清矛盾根源,随后采用“背对背沟通、面对面调解、点对点疏导”的方式耐心开展思想工作。
陈文杰与双方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沟通交流,从法律依据和亲情伦理双重维度化解分歧,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最终成功化解这起积压多年的遗留矛盾,促使两户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2023年国庆假期,思南县司法局值班电话急促响起。何女士带着刚缝了3针的儿子赶来,声音哽咽道:“孩子在某餐厅内的儿童游乐区摔破了头,医药费没人管!”刚值完夜班的陈文杰立刻起身,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联系该餐厅负责人。“家长心疼孩子,商家担心责任,咱得把理说透、把心焐热。”他将双方请到调解室,先给何女士递上热水:“您放心,孩子的伤是第一位的,咱们先算清楚医疗费、营养费。”转头又对商家负责人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要保障消费者安全,游乐园的防护措施是不是得再检查?”他从“孩子受伤后的护理细节”聊到“商家安全保障义务”,从“节日消费的舒心期待”谈到“企业责任与口碑”。3个小时后,商家承担了全部医药费,还主动赔偿营养费,何女士释怀道:“陈主任不是偏向谁,是真为孩子着想。”
暖心疏导解民忧
2020年12月的思南,寒风卷着冷雨扑面而来,落在脸上像针扎似的疼。陈文杰在许家坝镇杨家山村开展“大走访”时,一位村民悄悄拉住他:“岩上组的石婆婆都快80岁了,3个儿子为赡养的事吵得不可开交,老人日子过得难啊……”
听完这话,陈文杰没多耽搁,当即踩着湿滑的泥泞山路往石婆婆家赶。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只见老人蜷缩在火塘边,微弱的火苗映着她布满皱纹的脸,眼里没半点光亮。“同志,我不图吃穿多好,就想安安生生过个年。”老人的声音带着颤音。接下来的几天,陈文杰顶着冻雨一遍遍走访村干部、邻居,把症结摸得透透的:老大总念叨经济压力大,老二觉得大哥分了家产就该多担责,老三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2020年12月16日,杨家山村委会办公室里,火炉烧得旺旺的,驱散了屋外的寒气。从上午11点到下午5点多,陈文杰拿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逐条讲解条文,轻声讲起“羊有跪乳之恩”的故事,一笔笔算清“轮流赡养的时间账”,转头又看着二媳妇说:“您也有儿女,将来他们若是这样对您,心里该多寒啊?”六个多小时的耐心疏导,像火炉的暖意一点点渗透人心。最终,三兄弟当场约定轮流照顾母亲,老人紧紧握着陈文杰的手,眼角的皱纹里都淌着笑意。
这样的走访,陈文杰早已习以为常。寒来暑往间,他的脚步踏遍村寨角落,用真心换真情,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以案普法入人心
“大家看这个案例,签合同前不看清条款,事后容易起纠纷;遇到问题别冲动,找调解、走法律程序才是正道。”在思南县双塘街道的普法宣讲现场,陈文杰正拿着合同纠纷案例给群众“上课”,台下村民听得专注,不时举手提问。
陈文杰始终认为,化解矛盾不如源头预防。“群众法治意识提上来了,很多纠纷就不会发生。”基于这一理念,他创新探索“普法+调解”融合模式,将自己调处的经典案例改编成普法课件,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身边事开展情景式普法,让法律知识不再抽象。
在许家坝镇的调解员培训会上,他带着赡养纠纷的调解记录,手把手教基层调解员“怎么听诉求、怎么找焦点、怎么用法律讲道理”;在企业集中的工业园区,他结合合同纠纷案例,细致讲解《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帮企业提前规避法律风险。“陈主任的课不枯燥,案例就发生在咱们身边,听完就懂咋用法律保护自己了。”参加过宣讲的村民王大爷,道出了群众的真切感受。
多年来,陈文杰的足迹遍布村寨、社区、企业,累计参与普法宣讲30场次,培训群众超2万人次;为提升基层调解能力,他还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20余场次,手把手带出2000余名“懂法律、懂民情、会调解”的基层骨干。在他的推动下,思南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的法治氛围日益浓厚,法治的种子在群众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从田间地头的边界纠纷调解,到街头店铺的消费矛盾化解,从家庭赡养难题的温情疏导,到助力企业解困的法治护航,再到普法知识的进村入户……陈文杰用“六会五心”工作法践行着“四个到位”——法治德治宣传到源头,矛盾排查到事前,调查处理到事中,回访跟进到事后。二十余年间,他的笔记本记满了家长里短,磨破的鞋见证着步履不停,而群众口中的“贴心人”,正是对他“用心用情用力”化解矛盾、传播法治最好的褒奖。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