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时评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消防周刊
标题导航
增强法治保障 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让体育仲裁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植入“法治芯片”
图说新闻
税务部门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两起偷骗税案件
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售卖软件“破解包”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中消协:警惕网售儿童安全坐垫产品风险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体育仲裁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植入“法治芯片”
新华社沈阳8月16日电(记者 韦骅 许仕豪)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15日在沈阳落幕。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为本届运动会设置了特别仲裁庭,尽管赛事期间未受理一起仲裁申请,但多位仲裁员表示,此举意义重大,有助于运动员树立法治思维、强化规则意识,确保体育赛事在法治轨道上公平有序运行。
本次比赛,共有12名仲裁员参与相关工作,其中3名为驻场仲裁员,多名仲裁员拥有国际赛事仲裁经验。仲裁员周青山介绍,赛事纠纷通常集中于参赛资格、比赛成绩和纪律处罚三大类。本次比赛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仲裁中心专门组织研讨会,对赛事可能出现的纠纷进行研判。得益于赛前准备充分和赛事组织规范,整个赛程运行平稳,特别仲裁庭在赛期内未接到仲裁申请。
“在本次赛事期间设置特别仲裁庭,在保障赛事顺利进行、维护青少年运动员权益的同时,也有助于青少年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的养成。”周青山说。
仲裁员白显月指出,这是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服务国家大型体育赛事的一次积极探索,为深化体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他表示,过去许多国内体育赛事的纠纷在赛事内部的申诉委员会层面就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确立体育仲裁制度后,我们在纠纷解决机制设计上实现了重要创新。未来将更加突出法治方式在解决体育争议中的核心作用,推动体育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多元化、专业化、法治化。随着体育事业日益多元化发展,包括非奥项目、全民健身等领域,依法厘清行政管理和仲裁的职能边界至关重要。引入专业仲裁庭处理体育纠纷,将使解决过程更加科学、透明、公正,更符合法治精神和国际惯例。
对于中国未来举办的国际赛事,仲裁员吴炜表示,如果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有权受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是规则的运用,本次比赛我们的处理办法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或者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规则,但是国际赛事就涉及到了国际组织的规则。另一方面,国际体育仲裁员会运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作为工作语言,我们也需要适应这些审理环境。”
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更多、更高规格的赛事提供高效、公正的仲裁服务,是他们的努力方向。他说:“一方面我们要在赛事中即时公正地解决纠纷;另一方面,体育仲裁的参与能够促进办赛方不断健全完善规则制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参赛环境,提升体育赛事的公信力。”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