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平安“警”相随 护航“黔”行路
毕节交警查获非法营运车辆。

向游客发放安全头盔。

民警走进客运站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 记者 黄峰 常玥玥 通讯员 林诗益
  “以前停车要绕几圈,车位很少,新政策实施后,停车便捷度大幅提升。”近日,贵阳市民马先生路过民生路小吃街时,惊喜地发现道路旁增加了不少停车位。
  当前,贵阳多个“夜间经济”聚集区人气高涨,人流量大幅增加。为有效破解市民停车难题,贵阳交警在民生路小吃街、南明区青云路步行街以及花溪区十字街三个重点街区部分路段实施限时停车政策,为“夜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提升城市“烟火气”。
  随着暑期到来,多彩贵州旅游热度持续破圈,客流车流剧增,道路交通安全也随之压力陡增。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全省各地公安交警全警动员,精准施策,织就坚实的平安出行网,为万千游客的平安旅途保驾护航。
  防线前置阻断风险
  “安全带就是生命带,全车全员都要戴!”凯里南站客运站候车大厅,这句标语时时提醒着乘客要遵守交通安全法规。这样的安全提示,在贵州各大交通枢纽、景区周边随处可见。
  暑期出行,安全意识是抵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贵州交警将安全关口前移,通过精准宣传与细致排查,将安全意识植入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心中。
  在正安县桴焉镇清凉书苑景区,交警通过交通事故案例展板,向游客强调“酒后驾驶即是用生命开玩笑”的硬道理。别出心裁的有奖问答环节,让交通安全知识随可爱的“交警小熊”、实用头盔等礼品,化作游客手中流动的“安全代言”,宣传教育与游客体验交融互动,在欢声笑语中播撒文明出行的种子。
  “通过今天交警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以后的出行中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一盔一带’、喝酒不开车,以及不乘坐‘黑车’、超员车辆,真正做到文明安全出行。”游客骆某某表示。
  贵州交警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群体精准施策,把安全知识融入候车间隙、行程之中,让“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从源头上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构建起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
  重拳出击严查违法
  非法营运,特别是长途跨省“黑车”,是潜藏巨大风险的毒瘤。近期,毕节高速交警二大队民警持续对途经辖区高速的跨省非法营运车辆进行周密分析研判追踪,于7月17日精准拦截两辆横跨多省、行程数千公里的非法营运车辆。
  “其中苏U9E190客车违法行为令人触目惊心——非营运性质、核载9人实载16人、单程20余小时疲劳驾驶、车辆非法改装,无异于在高速路上行驶的‘不定时炸弹’。”该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交警部门坚持严管重罚,已依法对该车驾驶人刘某超员、改型加装座椅交通违法处以罚款1200元,驾驶证记9分,其他违法行为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面对暑期激增的出行需求与潜滋暗长的安全风险,贵州交警以“零容忍”姿态亮剑执法,坚决清除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隐患。
  各地交警采取驻站守点检查和路面执法巡查相结合、“白+黑”不间断执法的方式,紧盯各汽车客运站、高铁站周边、高速路下道口、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重点检查客运、网约车等,有针对性地对涉嫌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拦截,对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车辆进行严肃处理,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精准打击非法营运行为。
   温情守护为民服务
  7月14日中午,沪昆高速上一辆载有60名乘客的客车突发机械故障。黔东南高速交警迅速到位,一边在车后150米设置警戒区,一边将乘客转移至护栏外,还为高温中等待的乘客递上饮用水。半小时后,转运车辆抵达,60名乘客安然续程。
  “荧光绿”的身影,不仅是秩序的维护者,更是危难时刻最值得信赖的依靠。
  平塘水龙文化旅游节狂欢现场,水花飞溅,人声鼎沸。突然,人群中传出一声惊呼,一名游客脚下一滑,崴伤了脚踝。
  此时,正在附近执勤的民警莫凯敬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迅速赶到游客身边,关切地询问:“伤哪儿了?疼得厉害吗?”眼见伤势不轻,莫凯敬迅速联系活动现场的医疗急救人员。随后,他搀扶受伤游客,与及时赶到的急救人员合力将游客转送到救护车上,帮助游客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则是民生大事,民警们在群众最需要时一次次伸出的援手,不仅解决了实际困难,更温暖了游客旅途。
  暑期旅游高峰保畅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贵州交警将继续坚守岗位,全力以赴,让群众行之顺遂,让交通安全成为多彩贵州最亮丽的底色。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