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理论
第05版:国内
第06版:人大周刊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影像
标题导航
堂食“货真价实” 外卖“凑合了事”?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指导各地法院严格规范公正适用失信惩戒制度
正式启用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如何申领?
市场监管总局:多措并举整治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
分类 广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指导各地法院严格规范公正适用失信惩戒制度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 冯家顺)最高人民法院25日发布9个严格区分失信、失能被执行人强化信用修复典型案例,指导各地人民法院严格规范公正适用失信惩戒制度,把信用惩戒聚焦到对少数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上来,实现依法履职与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相统一。
最高法表示,要严格区分“失信”与“失能”,对于未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充分考量其是否具有失能的情形,避免将“失能”但无“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在蒋某忠等与黎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执行案中,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积极履行义务,由于生活陷入困境,属于客观上无履行能力的“失能”情形,通过执行和解、司法救助的方式实现案结事了。
人民法院积极适用失信惩戒宽限期制度,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存在困难的被执行人,给予一至三个月的宽限期,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主体合法权益的影响。江西某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某汽车有限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中,人民法院采用“活封活扣”、给予失信惩戒宽限期等措施,既让陷入资金流动性危机的被执行人得以继续生产经营,又最大程度保障所涉案件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
故意隐匿行踪,另行注册公司继续经营原业务,将年近九旬的老母亲变更为法定代表人……恶意失信行为严重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秩序,损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加大打击力度。
陈某与狄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中,狄某某以自己身患癌症,需要不定期前往北京等地治疗为由申请解除“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消费”措施,执行法院依法予以临时解除,但被执行人却多次前往香港、澳门等地消费、赌博。执行法院发现后移送相关线索,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控制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数据显示,自2013年10月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以来,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有1710万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和限制消费压力自觉主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与申请执行人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