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理论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消防
标题导航
“中国智慧”的生动注脚
图说新闻
七星关区:检察建议推动强制医疗人员集中收治
赤水市元厚镇:高效开展游客安全疏散工作
有效遏制“山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
杨晓霞:“办好一案,为一案增色;做好一行,为一行添彩”
图说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晓霞:“办好一案,为一案增色;做好一行,为一行添彩”
■记者 张光平
日前,杨晓霞在全省民事检察业务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业务能手”称号。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份重量级荣誉背后藏着她的坚守与蜕变。刑事检察岗位她干了11年,2023年转战民事检察,却能迅速崭露头角,同事们既惊讶又钦佩。其实,杨晓霞的故事,远比这份荣誉更精彩。
2012年,杨晓霞初入检察机关,历经刑事检察多个岗位的磨砺。2018年至2020年,她连续3年公务员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荣立个人3等功,2021年还荣获安顺市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平坝区扫黑除恶先进个人”等荣誉。刑事岗位上的她,案子办得漂亮,尤其是一起邻里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最能体现她的“检察智慧”。
犯罪嫌疑人是位七旬老人,与被害人是同村邻居,因纠纷导致对方轻伤。老人无赔偿能力,案件移送至检察院时,被害人提出高额赔偿要求,矛盾一触即发。杨晓霞没有简单地一诉了之,而是深入村里走访了解情况。她发现老人因案件压力大身体每况愈下,于是决定开展刑事和解工作。一方面,她为被害人申请司法救助;另一方面,从老人子女入手,以亲情为纽带,反复沟通赔偿事宜。那段时间,被害人家的门槛都快被她踏破了,她苦口婆心地讲法理、讲情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矛盾化解,老人也免于诉累。
扫黑除恶斗争期间,杨晓霞更是勇挑重担。她参与办理了王某某等22人涉黑案,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在审查证据时挖出了张某某等11人涉恶线索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她还发现遗漏的2名同案犯,依法建议公安机关补充移送审查起诉。案件办理过程中,她注重对犯罪嫌疑人开展认罪认罚工作,11名犯罪嫌疑人全部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并在一审判决后全部认罪服判,无一人上诉。
2023年2月,杨晓霞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次新挑战,从刑事检察岗位调整至负责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面对全新的业务领域,她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强化学习,努力实现岗位角色的转变。同年4月,民事检察部门成立了“栀子花”支持起诉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杨晓霞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支持起诉+促成和解+司法确认+监督执行”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正义的天空。在她的努力下,工作室成功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61.8万元、人身损害赔偿金15.17万元、农民土地租金7.7万元,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十余年的检察生涯,磨砺了杨晓霞对职业的深刻理解。作为一名女检察官,她既有着女性特有的温和细腻,又不失沉稳从容。她常常说:“检察官身上背负的是国家法律的尊严。办好一案,为一案增色;做好一行,为一行添彩。”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也诠释了一名检察官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如今,杨晓霞在民事检察领域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她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为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权益保障,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法治的温度。未来的检察之路上,她将带着这份初心和信念,继续砥砺前行。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