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理论
第04版:时评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国际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消防
标题导航
法治暖流直抵民心
图说新闻
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召开
在乡村振兴一线强作风建新功
贵阳市白云区:“五治”精度彰显民生温度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阳市白云区:“五治”精度彰显民生温度
■ 记者 郭芮羽 周甜
夜幕降临,贵阳市白云区龚西社区宝石大院的路灯下,车主扫码停车井然有序,物业工作人员帮助老人搬菜入户……从昔日的“消防通道靠吼”到如今秩序井然的“自治样板”,宝石大院的焕新是白云区以城乡环境整治破题、文明新风浸润人心的生动注脚。该区以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文化赋能、制度保障的文明善治新路。
宝石大院的转机始于2021年的一场坝坝会。龚西社区党组织采纳党员黄光旭“自己管自己家”的提议,指导居民选出“自管会”,连夜制定《停车管理》《卫生管理》《议事规则》三项制度。面对资金短缺问题,黄光旭成立非营利物业公司,个人垫资10万元启动改造。短短20天,50余盏新路灯点亮归途,3组闸机、31个摄像头守护安全,楼道灭火器焕然一新。
变化悄然发生:车辆有序归位、垃圾自觉分类……物业费收缴率迅速突破80%。“这不只是缴费,更是对新生活的认可。”龚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孟天慧说。如今,环境优美的宝石大院内,居民常在议事亭共商加装电梯等事宜,从“无人管”到“大家管”,这里成为点亮全区基层治理的样板。
在白云区牛场乡的田间地头、村舍院落,经常能看到干部对照“两清两改两治理”责任清单现场督导的身影。该乡构建起以乡党委书记牵头的三级责任链——主要领导抓统筹、分管领导抓推进、业务部门抓落实,13个村通过“包村制”全域纳入治理网格。“‘五治’成效是党建考核的硬杠杠,治理效能必须转化为民生福祉。”牛场乡党委书记易鑫介绍,全乡以“网格群+院坝会”广纳民意,3条“金点子”迅速落地,其中2条转化为石龙村污水处理升级和房前屋后整治方案。
在大山洞街道文明实践所内,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苏萍萍的“剪刀课堂”座无虚席。布依族纹样、民族节日盛景在她巧手翻飞间跃然纸上。自2017年“剪刀课堂”开班,336期剪纸课吸引超3100人次参与。“剪纸让我找回了文化根脉。”学员张女士说。
翻开白云区文明城市建设清单,“五治”项目动态实时刷新:牛场乡13个村治理有序推进,都拉乡清理房前屋后“三堆”成效显著……该区创新“谋划—试点—推进—巩固”四步法,形成可复制治理模板。五项长效机制覆盖资金、考核、群众参与全链条。财政资金精准“滴灌”赋能发展:635万元衔接资金用于石龙村2570米产业路修复、50亩粉黛苗木基地建设。同步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激活庭院经济,带动农文旅融合,让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双提升,民宿餐饮等产业蓬勃发展。
从布依山村到城市社区,从设施升级到习惯养成,白云区的实践印证——当治理精度与民生温度同频共振,当文明创建化为日常自觉,城乡发展便拥有了最坚实的精神基石。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