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国内
第06版:平安贵阳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消防
标题导航
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图说新闻
以上率下转作风
我省构建生物多样性 保护“立体防线”
省司法厅举办全省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及文件审查培训班
正义基因植苗岭 善治新风润雷山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义基因植苗岭 善治新风润雷山
——雷山县见义勇为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 通讯员 吴顺坤 记者 陈景雄
五月的雷山小城,吊脚楼群枕着流动的雾霭徐徐舒展。
走进雷山县见义勇为主题文化广场,镌刻着见义勇为英雄故事模拟图案的浮雕墙吸引游客群众纷纷驻足打卡,所展示的善举无不令人心生敬仰。这样的精神地标已在全县勾织起民族团结、弘扬新风的文明之网,将正义基因融入城乡肌理。
“近年来,我们系统化构建见义勇为工作机制,努力培育人人崇善、处处见义的社会生态,为新时代平安建设探索县域特色路径。”雷山县见义勇为协会会长岑应辉向记者介绍。
将“义举积分”融入基层治理
雷山县南猛村在推行村民自治“积分制”管理中设立“义举积分”指标,将村民参与抢险救援、矛盾调解、扶弱济困等表现纳入积分奖励评价,获积分奖励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品,可优先参与村集体分红,带动全村形成“争积分、比善行”新风。
让崇德向善的文明基因融入城乡治理网络,是有效构建法治为纲、德治润心、自治赋能“三位一体”实践体系的意识根源。雷山县在指导村集体订立村规民约中将见义勇为纳入核心条款,通过村规民约将道德约束转化为制度力量,以“身边人管身边事”激活基层自治活力不断凸显。
“全县166个行政村(社区)村规民约新修订后,2024年村民主动上报见义勇为线索同比增长100%,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 92.8%,治安案件发案率下降16.23%。”雷山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主任王均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2024年雷山县新出台《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奖励实施暂行办法(试行)》将见义勇为人员奖励范围拓展到检举或制止不法行为、制止矛盾纠纷升级可能引发的恶性事件,或非本人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能及时报警妥善处理等行为,予以评审表扬奖励,激励形成人人参与平安共建共享的文明生态。2024年该县在平安共建中对表现凡人善举予以表扬奖励的有8人,兑现奖励资金各3000元。
让崇德向善传递人间大爱
“这笔助学金不仅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更让我的孩子对崇德向善深受感染”。接过6000元助学金的见义勇为人员李再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名农村党员的李再钊,他与另一名村民杨胜成挺身而出,联合施救了2名落水儿童并抢救成功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其子女在读高校,家庭经济压力较大,雷山县见义勇为协会通过走访慰问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向上级申报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子女就读困难救助,“见义勇为”困难家庭学生专项助学计划,每个学期助学金3000元。
雷山县着力打造见义勇为全域化宣传矩阵,在龙头街道建成全县见义勇为主题文化广场,形成集传统文化传承、法治教育宣传、“时代楷模”学习、青少年德育教育等“一体化”教育阵地,正在新建西江千户苗寨见义勇为文化园,并推动见义勇为精神传承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寨,切实构建起浸润式培育体系。三年来,该县见义勇为人员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12人。
自2022年9月雷山县见义勇为协会成立以来,开展奖励慰问见义勇为人员活动24人次,发放见义勇为人员奖励慰问金达3万多元,解决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助学金达4万余元,吸纳见义勇为人员担任村干部2人、网格员3人,有效促进从行为触发到长效激励形成闭环保障。
聚正义之光照亮善治之路
雷山县见义勇为协会牢固树立“以善行传递善行”的公益理念,构建“全民参与、全域响应、全链帮扶”的见义勇为爱心生态,通过汇聚社会力量、创新帮扶机制,促进勇者善举催生更多善行。
“能为家乡公益事业添砖加瓦,是企业家对善的传递该持有的情怀”。贵州敬旺绿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雷公山银球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梅表示,贵州敬旺绿野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雷山县农特食品产业“龙头企业”,始终坚持在支持见义勇为工作上作表率,积极参加“正义之光·温暖同行”主题募捐及“99公益日”募捐活动,彰显企业担当。
更令人敬佩的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自2023年以来通过平台前后10余次为见义勇为工作捐赠善款达1.05万元,默默地传递着善行。
“三年来,通过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目前募资额达11.17万元,为保障有德者有所得夯实了基础。”雷山县见义勇为协会秘书长刘平廷说道。
该县见义勇为工作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肯定,2021年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结成“三年一签六年友好帮扶”单位,2024年南京市江宁区见义勇为基金会与该县达成《三年友好帮扶协议》,两家单位均承诺并已按年度为该县捐助资金,用以加强该县见义勇为工作力度,让善行在苗岭大地传递更远。
雷山县见义勇为协会主动加强与县慈善总会协作,推动慈善与帮扶工作催生“滚雪球”效应。2024年以来,共资助特困人员436人,资助金额达25.8万元。
“我们将坚持把见义勇为精神深植于基层治理土壤,不断激活社会治理新动能。”雷山县委政法委书记黄博表示,下一步将更加深化“义德善治”县域实践,推动以正义之光照亮善治之路。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