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05版:人大周刊
第06版:理论
第07版:国内
第08版:国际
标题导航
“治”出和美乡村新风尚
图说新闻
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倾心力 化解矛盾解民忧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召开2025年机关青年干部座谈暨读书会
新修订《贵州省消防条例》五月一日起施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戒毒工作“2+4”区域协同发展第五次联席会议在贵阳召开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倾心力 化解矛盾解民忧
■通讯员 陈涛琅
“都是隔壁邻居,争吵解决不了问题,要相互理解,有事好商量,不要伤了和气。”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是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时常遇到的问题。
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一次村民法治意识的提升,都是一次普法、学法、用法的实践。在省司法厅目前7个帮扶村中,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
今年以来,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部署,坚持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积极在帮扶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为平安乡村建设注入法治动能。
主动排查筑防线省司法厅驻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明星村干部在走访入户时,发现一起家庭矛盾纠纷。母亲因儿子李某返乡从事养殖工作导致家庭收入减少而不满,多次发生争吵。了解具体情况后,驻村干部和矛盾双方一起坐下来进行耐心调解。劝解双方要心平气和多沟通,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并向其说明脱贫户从事养殖业的相关惠民政策。事后,主动向街道汇报该户相关情况,帮助李某申请家庭农场、产业奖补等惠农政策,落实产业奖补5万元。此次调解,既缓和了双方关系,又为其争取政策支持,解决了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李某一家对此连声表示:“太感谢你们了,不仅帮我们家处理家庭矛盾,还给我们争取政策支持。”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提前部署,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治理”,组织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深入村寨,通过走访摸排等形式,重点排查家庭、土地等频发易发矛盾隐患。同时召开矛盾纠纷形势分析研判会,做到提前介入,防止激化。普法调解入人心
明星村村民田某到村委会反映,其使用从村民朱某处所购农药后导致庄稼死亡。明星村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经实地查看了解庄稼损坏情况后,同双方当事人沟通,安抚田某情绪,向朱某从人情及法理角度释明利害关系,在积极调解下,朱某向田某支付赔偿金200元。
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坚持“调解+普法”双轮驱动,着力提升村民法治意识,引导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同时采取院坝会、乡村广播、传单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重点聚焦社会平安稳定以及与村民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包括安全生产、森林防火、未成年人保护等,将法律知识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送到千家万户。还积极协调资金新设置和制作法治宣传栏和宣传标语45块,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协同联动聚合力
“吵能解决问题?都先冷静下来,综治中心、驻村干部都在现场,今天我们就一起把这件事解决了。”
3月13日,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黄金村两户村民因宅基地问题争执不下,发生争吵。了解情况后,省司法厅驻黄金村干部、村干部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前往现场,明确土地权属后,采取“背对背”调解方法,引导双方各退一步修建公共通道。经过数小时耐心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矛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此次调解既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又维系了邻里和谐。
针对矛盾纠纷复杂多样的特点,省司法厅驻村工作队充分整合资源,联动当地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村干部等多部门力量,形成多方调解格局。充分发挥各部门各主体职能优势,坚持依法调解和人文关怀并重,凝聚调解合力,依托专业性和权威性保障,为调解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提升调解公信力,实现矛盾纠纷软着陆,强化基层治理协同效能。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