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消防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贵阳市乌当区首创防火监督员入驻街道党工委工作机制
防火监督员和街道办工作人员等检查电动自行车智能充换电站附近的消防设施。

  ■ 记者 喻玉
  2025年1月的一则通知,明确让消防力量正式进入贵阳市乌当区新创路街道党工委。这是贵阳市消防救援队伍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动力的一次有力尝试。
  新创路街道位于乌当区中心地段,有10余所学校,1600余户企业,4个城市商圈综合体,130余个小区(院落),其中老旧小区居多。
  面对消防设施老化、“飞线”充电频发、消防救援通道被占等复杂情况,如何保障这方土地的平安?
  曾经,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新创路街道的老旧小区未规划集中充电区域,居民无奈在室外“飞线”充电,线缆纵横交错,安全隐患极大。整治、改造是近年来该街道采取的主要措施,乌当区消防救援大队多次与街道办工作人员一起制定方案、实地检查、普法宣传,有效遏制了火灾事故发生。
  为进一步推动消防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筑牢安全屏障,2024年下半年,乌当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始思考、探索,如何让消防力量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基层治理。
  从无到有,并非一蹴而就。前期,该大队曾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汇报,积极对接区委组织部,协调各街道主要负责人,向其阐明选派防火监督员进入街道党工委的重要意义,旨在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健全街道消防工作机制。
  乌当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对防火监督员入驻街道党工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区委组织部发文明确了任职文件,各街道主要负责人积极配合,并表示全力支持消防工作,共同提升街道消防治理安全水平。
  今年1月,乌当区消防救援大队选派防火监督员进入辖区5个街道党工委班子。
  机制已形成,推动便是重中之重。各防火监督员迅速投入工作,在参与街道议事决策、辖区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中同步安排部署消防安全工作,帮助街道分析研判火灾形势及排查风险隐患,在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意见,同时与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针对街道的重点领域和火灾高风险区域,对街道负责人进行跟班指导。
  截至目前,防火监督员参与街道专题会议5次,研究讨论老旧小区、自建房、小型生产经营场所消防安全问题,解决重点领域消防难题15个,破解基层消防难点,真正形成火灾隐患治理闭环工作机制。
  此外,防火监督员还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协同街道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肩并肩走访群众、面对面宣传知识、手把手消除隐患,为群众普及火灾预防、应急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同时,利用社区宣传栏、“小喇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消防安全常识,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近期,已成功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5场,覆盖人群达5万余人次,有效提升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作为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之一,通过融入街道工作,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群众需求,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加专业的建议或意见,同时整合辖区力量,及时发现解决消防安全隐患。”乌当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新创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兼)曹徽介绍道。
  在消防力量的深度参与下,新创路街道变化肉眼可见,“飞线”充电的现象大大降低,老旧小区的消防设施焕然一新,居民的安全意识持续增强;
  今年3月,“智充乌当”充换电站建设项目的首个电瓶车智能充换电站在乌当区实验小学分校门口落地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将在全区建设约300个电动自行车智能充换电站,增加充电端口13400个,极大降低火灾事故发生;
  在消防部门的推动下,乌当区温泉花园、水厂宿舍等5个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新增消火栓、配备消防器材等;
  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将以乌当区作为试点,持续推动防火监督员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挂钩消防治理各项工作,进一步密切消防部门和地方群众的联系,促进基层协同治理防消联勤等机制落地落实;
  ……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3个多月的实践证明,施行防火监督员入驻街道党工委兼职挂钩消防安全工作带来的成效是显著的,沟通协作、联合监管、信息共享宣传培训等工作机制已逐渐成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责任体系已经构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乌当区发生火灾47起,经济损失24.93万元;火灾起数同比去年下降46%,经济损失同比下降12%。
  如今,在乌当区,推动消防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的故事还在持续书写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