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西市铁石小学,法治副校长与师生进行法律知识互动问答。通讯员 熊军万 摄 ■记者 张永霞
3月25日至26日,贵州省教育厅、省委政法委、省委依法治省办、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等七部门在贵阳联合举办首届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以案释法”法治教育示范微课比赛。来自全省政法系统的37名选手齐聚一堂,围绕未成年人保护热点问题展开教学竞技,为全省法治教育提供了示范样本。
这是贵州贯彻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贵州省学校法治副校长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关于强化法治副校长作用发挥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生动缩影。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生力军。近年来,贵州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为重要发力点,推进“送法进校园”全覆盖、常态化,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创新机制 夯实法治教育根基
2022年5月1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对法治副校长制度作出系统规范。贵州迅速响应,结合本省实际,及时修订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法治副校长动态管理机制,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遴选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法治工作者担任法治副校长,并严格实施岗前培训、年度轮训制度,确保法治副校长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素养。
与此同时,我省将法治副校长选派、管理及履职情况纳入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等考评指标,组建法治副校长人员库,对因岗位变动、调离等原因空缺的及时配齐,确保法治副校长不缺位。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留守未成年人聚集区、城郊接合部中小学校和专门学校,着力加强法治副校长配备,确保人员力量与工作任务精准匹配。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各地积极探索工作模式,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推动法治教育遍地开花——
贵阳市教育系统联合政法部门,建立贵阳市法治副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政法委牵头、教育部门为主体、多部门配合的高效工作领导机制;
遵义市建立法治副校长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履职情况与评优评先紧密挂钩,充分激发法治副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有力推动法治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六盘水市明确5个“1+N”创新举措,以专业力量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黔南州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明确法治副校长的工作职责,形成多部门、多方位、多层次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局面,推动校园法治工作不断优化……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青少年成长筑牢了法治之基。目前,全省8793所中小学共聘任法治副校长13387名,平均每所中小学配备1.5名法治副校长,全省33所专门学校全部配备了法治副校长,部分学校还实现多名法治副校长组团开展工作。
多元普法 厚植法治文化土壤
春风送暖,万象更新。在贵州的校园里,法治教育正以多种形式浸润莘莘学子的心田。
近日,大方县文惠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杨焱围绕防溺水、防范校园欺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的内容,为该校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法治教育专题讲座。另一边,铜仁市第三幼儿园法治副校长唐海情以“法润童心护幼助成长”为主题,通过PPT直观演示,带领孩子们认识身体,了解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是隐私部位,教导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在贵州,像杨焱、唐海情这样的法治副校长还有很多。他们化身传播法治知识的“特殊老师”,将三尺讲台变成普法现场,步履不停地守护“少年的你”。
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专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除传统法治讲座外,还创新推出“法治微课堂”“法治情景剧”“线上普法直播”“模拟法庭”等特色普法形式。在毕节,法治副校长利用社交平台发布未成年人保护普法短视频,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点燃学生学法热情;在黔东南州,法治副校长通过开展主题绘画、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加深对法律的理解。此外,各地还针对校园安全、网络沉迷、预防性侵害等未成年人成长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普法宣传,切实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育人以法,润物无声。全省各地以生动有趣的多元普法宣传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法治信仰的种子。
协同联动 凝聚保护工作合力
“家庭对未成年人影响深远,家校应联动守护孩子身心健康。”春季开学第一周,余庆中学法治副校长温均合以“家校携手共同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为主题,为高一、高二年级2000余名家长带来了一场“法治盛宴”。他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校园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家长们普及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校园欺凌、防电信诈骗等相关法律知识。
“参加法治讲座后,我们对如何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法治观念。”家长们纷纷表示。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为此,贵州以法治副校长为纽带,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保护格局不断完善,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在家庭教育层面,各地教育部门与司法部门紧密协作,建立起法治副校长与家长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定期举办家庭教育法治讲座、发放普法宣传手册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增强依法带娃的意识和能力。
校园安全关乎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各地公安机关与学校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排查整治。针对流动摊贩、交通秩序、治安隐患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加强校园安保力量培训,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水平,为学生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对于涉案未成年人,各地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专业优势,开展个性化帮扶工作。通过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方式,帮助涉案未成年人认识错误、回归正轨。
校园是孕育希望的摇篮,法治副校长则是守护这片净土的忠诚卫士。如今,在多部门的协同联动下,我省法治副校长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凝聚起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强大合力,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向阳生长、逐梦前行的法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