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农行安顺分行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赠《贵州法治报》
  本报讯(记者 张光平)4月15日清早,晨光如碎金般洒落在安顺市西秀区的银杏大道上,初夏的风裹挟着淡淡的墨香。邮递员的绿色邮车缓缓驶过,车后座堆叠着崭新的《贵州法治报》,这些承载着法治温度的报纸即将被送往全市100位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家中。
  “一年365天,这些报纸将成为英雄们案头的常客。我们希望用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法治信仰与见义勇为精神在黔中大地交织出最动人的篇章。”提起农行安顺分行精心策划的“弘扬法治精神致敬正义之光”的公益活动,该分行负责人介绍道,该分行不仅出资订阅了全年报纸,还专门组建了“送法下乡”志愿服务队。这支由青年员工组成的队伍,将结合报纸中的典型案例,定期深入社区、乡村开展金融反诈、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题宣讲。他们带着精心设计的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解读法律条文,把晦涩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实用技能。
  正午时分,镇宁自治县城关镇北关村的阳光格外炽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钟龙坐在家里,手中捧着当天的《贵州法治报》。报纸上一则报道让他眼前一亮,他指着报道中提到的急救知识对记者说道:“你看,上次我在救火时的那些技巧,和报纸上的分析完全对得上。”回忆起2012年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钟龙的声音仍带着几分激动。当时城关镇人民路的文具店突发大火,火舌舔舐着隔壁小吃店的墙壁,小吃店内的18个煤气罐如同定时炸弹,让人胆战心惊。他冲进浓烟滚滚的小吃店,与民警合力将煤气罐逐一搬离,又用铁肩撞开商铺紧闭的防盗门,为救援队伍打开生命通道。当得知附近民房还有老人孩子被困时,钟龙毫不犹豫地再次冲进火海,浓烟熏黑了他的脸庞,灼热的气浪烫伤了他的手臂,但他咬牙坚持,直至将两名群众安全救出。
  “法治是见义勇为者的铠甲,也是社会正义的基石。”安顺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见义勇为从来不是莽撞的冲动,而是法治社会中闪耀的人性光辉。
  农行安顺分行的创新之举真正抓住了关键——既要让英雄流血不流泪,更要让正义之光穿透人心。“我们计划将这种‘媒体+公益’模式在全市推广,未来还要打造‘英雄书屋’,让法治文化像春雨般浸润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