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南明法院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赋能智慧司法新实践——
从“纸质枷锁”到“数字翅膀”
推进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前,执行局到处堆满纸质卷宗。

推进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后,办公环境变得清爽整洁。

办案人员拿着移动办公设备现场办案。

  ■记者 范良丽 杨情丽
  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是贵州法院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案流程衔接和闭环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提升法院审判执行效率,解决人案矛盾的重要武器。
  作为全省案件量最大的基层法院,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明法院”)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围绕“一体两翼三大工程”部署,以“数字南法”建设为引领,以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数据管理和运用能力,一体推进审判执行工作系统性重塑,执行案件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案,有效解决了纸质卷宗存储空间“胀库”的突出问题,办案人员从“纸山卷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服务质量和办案效率实现双提升。
  “数字南法”推动“单套制”归档改革落到实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持续攀升,传统的纸质卷宗管理模式普遍面临存储空间不足、调阅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昂等问题。
  作为全省案件量最大的基层法院,南明法院也面临案件数量不断增加,人案矛盾突出的问题。2024年,该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7208件,同比上升12.82%;结案39266件,同比上升11.96%;员额法官人均结案568件,同比增加69件,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
  “如果保存纸质档案,每个案件卷宗少则几十上百页,多则重达到几十斤。法官每个工作日要办结几个案件,已结案件卷宗超期归档现象严重,大大增加了卷宗遗失风险。”据南明法院档案室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纸质卷宗存储空间“胀库”问题十分突出,南明法院每年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纸质卷宗进行归档保管。
  转机出现在2023年7月,贵州高院召开全省法院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全省30家法院同时开展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工作。
  围绕省高院“一体两翼三大工程”部署,南明法院以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为抓手,开展“数字南法”建设,通过提升数据管理和运用能力,推进审判执行工作系统性重塑。
  南明法院迅速成立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推动工作落实落细,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用心抓的良好工作局面;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引导全院上下主动拥抱改革,积极适应改革,凝聚强大合力推动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先后组织干警到省高院数字中心以及工作推进较好的法院考察学习,组织办案人员集中培训,让大家熟练使用各类系统、各项功能,深入学习各项操作规范;整合资金对办公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让配套硬件设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单套制”的条件和要求。
  重点突破推动执行案件全流程网上办案
  一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中,当事人用行李箱拖着几十公斤的纸质材料到南明法院立案,立案扫描舱用了不到2小时完成了全部材料电子化,当事人感叹:“再也不用拖着行李箱打官司了。”
  据了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因其专业技术强、牵涉主体多、法律关系复杂,案件材料体量庞大。过去,案件当事人或代理人需要带着庞大的案件材料出庭,而在立案时将纸质材料电子化则能为当事人和代理人减轻负担。
  在南明法院执行服务大厅卷宗管理中心随案材料“电子化子采集点,工作人员对申请执行人提交的纸质诉讼材料即时完成电子化,并同步制作电子卷宗。
  “从执行立案开始,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就已开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明法院已全面推开网上立案,当事人可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小程序、“贵州微法院”等网络平台提交相关材料,实现网上立案。
  此外,为方便不懂如何操作网上立案的当事人,南明法院在执行立案大厅设置了导诉台,及时引导协助当事人完成网上立案。
  据了解,南明法院执行案件数量庞大,常年保持在2万件以上,执行局员额法官却只有16人,法官人均收案数在2000件以上,人案矛盾尤其突出,办案法官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一些重复性的事务上,执行案件各项指标并不理想。
  在这种情况下,南明法院决定将执行领域作为“单套制”归档改革的优先试点,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提高执行案件办理质效。
  “在院党组坚强领导下,执行局直面问题、对症下药,紧盯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关键环节,全流程减少非必要纸质材料的产生,努力构建执行案件全流程网上办案模式。”南明法院执行局局长向阳说。
  南明法院重点将归档指导前移,深化前端立案阶段材料规范化采集,积极推进网上立案并引导当事人在线规范递交清晰、完整、齐备的数字化材料。
  截至目前,南明法院执行案件网上立案审查通过2502件、线下立案409件、邮寄立案303件,网上立案率占比达77.85%。
  规范立案材料标准化采集的同时,南明法院积极推进办案过程中材料的全流程高质量采集,明确将具备归档价值的纸质原件作为电子档案的附件材料予以归档保存,确保电子卷宗材料归档的完整性。
  自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全面铺开以来,南明法院首执立案1310件、执恢立案293件、执保立案5213件,无纸化立案率100%,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率100%。
  “单套制”归档改革释放多种“红利”
  走进南明法院执行局各个办公室,干净清爽的办公环境让人心情敞亮。
  “以前的执行局可不是这个样子。”据该院执行局副局长黄小春介绍,过去法官拿着纸质卷宗办案,桌面上卷宗堆积如山,办案人员都被淹没在“纸山卷海”中。
  推进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最直接的影响是实现了办公耗材尤其是纸张的节约利用,“以前我们执行局是用纸大户,每个月A4纸的用量都在50大箱以上,今年1月到3月,执行局用纸还不到30箱。”
  致力于开辟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民路径,南明法院积极推进电子卷宗源头采集、有效流转与深度应用,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正释放出越来越多的“红利”。
  在办理某金融借款纠纷案时,执行法官通过移动办案终端现场上传查封笔录,系统自动生成带数字水印的电子文书,全程未使用一张A4纸。
  “我们现在外出办案只需要带上这样一台平板,需要什么资料在系统上随时调取,又方便又快捷。”谈到如何推进电子卷宗的快速流转与深度应用,执行局执行指挥中心负责人沈力拿起一台平板开始演示。通过平板不仅能实时查询被执行人身份信息,还能掌握其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情况,打破了过去局限于固定办公区域办案流程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执行干警办案空间。
  南明法院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法院执行办案深度融合,以智能技术机理开启数据共通、拍照留证、突破时空的在线执行全新路径。如今,所有执行案件资料随案生成数字化材料,法院办案系统接入移动办公设备,办案人员只需带上一部平板就能实现随时随地实时办公,提高了案件执行的效率。
  自电子卷宗“单套制”归档改革全面铺开以来,南明法院执行案件“四项核心指标”持续向好,且都在优秀区间。人案矛盾突出的问题得到极大解决,在考核指标持续向好的情况下,执行局的办案法官从16人减少到11人,指挥中心负责查控、送达等工作的办案人员从原来的38人减少到21人。
  不仅如此,在数字化加持下,办案人员得以从繁琐的重复性事务中脱离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案件,服务当事人,当事人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今年1月至3月,南明法院执行案件信访数仅为5件。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