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南明法院月刊
标题导航
汇聚全民之力 共护家国安宁
黔南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暨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
安顺市:开展校园及周边市场环境整治行动
贵阳消防联合市民政局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培训活动
制度创新让绿色家底更厚实
图说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仁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持续发力
制度创新让绿色家底更厚实
■记者 葛永智
清明前后的铜仁,山峦含黛,碧水如练。漫步在印江河畔,垂柳轻拂水面,健身步道上人群熙攘,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清澈河面与两岸错落有致的绿植相映成趣。
“几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荒滩,如今成了家门口的‘生态会客厅’。”印江自治县城市中心的中洲上坝河河段,市民张女士对这里的变化赞不绝口,茶余饭后就到这里散心。
去年,印江自治县以市民需求为出发点,从细微处塑造靓丽的城市容颜,对印江河两岸健身休闲步道提级改造,以中洲上坝河为核心,打造了集生态、休闲、文化、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健身公园,着力探索城市的善治之道。
护好青山,方得金山。印江自治县这片焕新升级的城市公园,正是铜仁市厚植生态优势、筑牢绿色屏障的生动缩影。
作为武陵山区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域,铜仁市始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发展血脉,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持续发力。
制度创新筑牢生态根基。先后制定《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编制《铜仁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将全市划定为160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形成以制度创新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保护格局。
绿色经济激活生态价值。在壮大绿色经济上,铜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各领域全过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城市,推动大龙经济开发区等一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加速崛起,生态食品及健康医药、生态旅游、现代能源、大数据等产业发展协同并进,经济发展“含绿量”越来越高。
全民共治共享生态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4年铜仁市通过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做优“林”文章,持续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全年完成营造林12.14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64.8万株,新增林下经济基地2.98万亩,全市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470万亩,综合产值100亿元。
生态价值加速转换。梵净生态账户入选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建立账户5.03万户、授信74.3亿元、放贷48.24亿元,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石阡县五德万亩茶园,通过“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程溯源,春茶尚未采摘便已被客商预订一空。
数据显示,2024年,铜仁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4.77%,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8.1%,22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梵净山区域更以保存完好的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标。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铜仁正以建设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开启更深层次的探索——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碳汇交易市场培育等创新实践稳步推进;江口法院梵净山环境保护法庭的设立,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树立标杆;“林长+河长”的多维监管网络,让每片森林、每条河流都有专属守护者。
从梵净山的珙桐花开,到乌江两岸的茶海翻浪;从智慧环保系统的实时监测,到生态账户激发的全民参与……铜仁以山水为笔、以绿色为墨,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长卷。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