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高雪: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工作中的高雪。

  ■ 通讯员 张好勇
  因刚值完班,高雪双眼布满血丝,脸上难掩疲态。
  第一眼见到高雪,很容易将他与交警联系起来: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瘦削挺拔,棱角分明,眼神坚定,表情严肃。起初,高雪给人一种很不好相处的感觉,但熟悉过后就会发现,他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
  身为兴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一名负责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民警,高雪不仅要有刑警侦查破案的思维,还要有社区民警调解纠纷的能力,更要时常面对一些惨烈血腥的事故现场及形形色色的当事人。
  不仅如此,他们常常要24小时待命,遇到重大交通事故,往往要连续奋战,顾不上吃饭、休息。从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到后续案件办理、调解纠纷,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成为工作中难以言说的苦涩。
  但高雪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交通事故处理“尖兵”。
  工作多年,令高雪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起发生在寒冬的棘手案件。兴义市某乡镇一辆小轿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摩托车驾驶员当场死亡,小轿车逃逸。
  高雪和同事到达事故现场时已经围了不少群众。经勘查,现场除了死者以及被撞倒的摩托车之外,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痕迹。且该路段没有监控设备记录关键画面,想要破案,存在极大的难度。
  由于案情重大,兴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立即成立了专案组,高雪作为其中一员,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当时有人对车辆进行拦截,但没拦住。”高雪说,专案组民警认真梳理案件线索,对事故现场进行地毯式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成功获得一条关键线索。有目击者反馈肇事车辆是银白色小轿车,没有车牌,群众组织拦截时把肇事车辆的挡风玻璃砸坏了。
  这样看来,案情似乎逐步明朗起来。然而,高雪和同事在后续走访过程中,得到的案件信息却越来越少。不知道车型、不知道车牌、不知道车辆去了哪里、周边路口没有拍摄到符合条件的车辆……面对种种不利情况,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加快寻找线索的步伐。
  在排查到该乡镇交界处时,有群众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在事故发生的前一天晚上,周边村寨有村民从兴义城区找了辆车来帮忙办事,民警深入调查发现,这辆车和肇事嫌疑车辆的特征高度吻合。
  “我们立即对该村民以及相关车辆开展全面调查。”高雪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工作深入开展,他们成功找到肇事车辆及驾驶人陈某。经审讯,陈某对肇事逃逸事实供认不讳。
  据了解,案发当日,陈某驾车返程途中撞倒了摩托车,想到事发路段偏僻,他便驾车逃逸并藏好车辆,然而,终究还是难逃法网。
  高雪表示,处理交通事故,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尽职完善每一起案件证据链,为每位交通事故受害人伸张正义。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