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红色嫩芽”唤醒春日草原
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图片来源于网络)

  ■ 新华社记者 贺书琛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内蒙古自治区的广袤草原上,意为“红色嫩芽”的乌兰牧骑脚步不辍,用“文艺轻骑兵”的歌声,唤醒了一个又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低沉的呼麦、迎风招展的独舞、嘹亮的长调民歌……近日,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奈日木德勒嘎查,乌兰牧骑的演出给锡林郭勒大草原带来融融暖意。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队员趁早春时节送文艺下乡,将全国两会精神带给牧民群众。演出现场欢声如潮,歌声、掌声、风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初春的草原更添生趣。
  不久前,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队长阿拉腾达来走上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委员通道”,向全国人民讲述了乌兰牧骑的故事。
  1957年,为了让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牧区群众在家门口欣赏高水平演出,内蒙古决定成立一批“装备轻便、便于流动、水平专业”的乌兰牧骑文化工作队。当年的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队伍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9名队员带着两块幕布、三盏煤油灯、五件乐器下乡演出,举着红旗、甩着响鞭,为偏远地区农牧民带去歌声。
  “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这是乌兰牧骑创立之初立下的口号。现在,内蒙古大地上已有75支乌兰牧骑队伍、3000多名队员,配备了现代化的演出设施设备,每年开展演出超过1万场。
  “如今我们的队伍不断壮大、有了现代化的演出设施设备,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直没有变。”阿拉腾达来说。
  新春伊始,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队员行程300余公里,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兰牧骑深入草原深处,为牧户和抵边哨所带去文艺演出。大巴车上,乌兰牧骑队员争分夺秒排练节目、推敲表演细节,嘹亮的歌声一路飘向草原深处。
  在抵边哨所,乌兰牧骑队员演唱了一首昂扬的军旅歌曲。一位战士深受感动,起身敬礼致意,乌兰牧骑队员包蕊瞬间红了眼眶。她说:“看到战士回敬军礼时坚毅且充满力量的眼神,我们付出的所有辛苦都很值得。”
  乌兰牧骑将文艺作品带到边疆一线的同时,也通过采风把生动的基层故事融入创作之中。2024年,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创作音乐剧《你若繁星》,讲述了乌兰牧骑在边关巡演的故事。
  “作品的灵感源于一线,也演给一线。”主演了该剧的乌兰牧骑队员来宝表示,走边关中的所见所感让表演层次更丰富。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团长邢力莉介绍,过去一年,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开展演出150余场,行程3.5万余公里,惠及20余万人。该团通过下乡演出和采风,努力创作“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
  据悉,近3年来,全自治区乌兰牧骑共推出1987部新作品,其中原创作品占比高达84.5%。舞蹈《跃马巡边》、舞台剧《玉龙街九号》、话剧《天边的草原》……一批批立足人民文化需求的鲜活作品,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员表演的顶碗舞《阿润德吉》身姿轻盈、脚步灵动;在呼和浩特市,《欢腾的敕勒川》歌舞剧吸引超12万人次观看;在通辽市,马头琴演奏《龙马弦韵》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内蒙古各地乌兰牧骑将“红色嫩芽”深耕在草原沃土,焕发出勃勃生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