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四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民生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国之大者”,法治是保障人民福祉的坚固盾牌。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回应百姓期待,瞄准百姓急难愁盼事,指出要“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彰显了用法治伟力守护百姓福祉的信心和决心。
  守护百姓福祉离不开科学立法。在法治社会纵深推进的今天,科学立法已成为平衡社会利益、化解矛盾冲突的核心机制。推进民生领域科学立法事关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健康平安与安居乐业。要围绕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用科学精神丈量民生冷暖,使法律既解决群众现实问题又充满人文温度,让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药匣子真正系上法治的“安全绳”。
  守护百姓福祉离不开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严格执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首要前提,是守护民生福祉的有力保障。只有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对规则的坚守,才能确保每一项执法行为都能成为保护群众利益的坚固盾牌。要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转变执法理念、加强作风建设,让执法者成为法治精神的践行者,确保每项执法决定都经得起法律和民意的双重检验。
  守护百姓福祉离不开公正司法。司法公正是丈量社会公平的标尺,司法程序的每个环节都在检验法治成色。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司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用心用情办好关乎人心向背的民生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抓实“公正与效率”,不断提高司法效能,提升司法公信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以民为本,循法而行。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法治举措,以法治之力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护百姓之暖,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