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贵安新区:筑牢春耕生产安全防线
  ■记者 金忠秀
  时下,正值春耕的关键时期,田野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农民们正抢抓农时,积极筹备春耕生产。农资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全年的粮食产量和农民的切身利益。
  连日来,贵安新区持续加强春季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压实监管职责,确保春耕生产和粮食安全。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联合贵安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紧锣密鼓地组织开展2025年贵安新区春季农资打假联动检查工作。检查工作涵盖了贵安新区直管区各乡镇(街道)辖区内农药、种子、肥料、兽药、农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环节,范围广泛且细致,旨在全方位排查农资市场可能存在的问题。
  春耕护航
  严查农资质量 守护农田安全
  当天一早,联合检查组驱车前往湖潮乡、高峰镇等地,对多家农资经营店进行了细致检查。联合检查组来到贵安新区郑登维农作物种子经营店时,店内已有不少村民在挑选农资产品。店主郑登维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他一边不时推荐起适合本地种植的农作物种子,一边耐心为前来购买农药的村民讲解用法用量。
  “我们严格遵循相关法规要求管理店铺,只与证件资质齐全的正规厂家合作,每一批农资都有清晰的来源和流向记录。”郑登维一边展示销售台账,一边向检查组人员介绍。
  检查组人员对货架上的各类农资产品展开检查,着重检查农资生产经营资质、产品标签标识和进货查验制度、购销台账记录等情况,督促指导农资经营者严格落实各项农资市场监管制度。
  在检查过程中,联合检查组发现了部分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这个蔬菜种子过期了,不能卖了。”检查组人员的声音从另一家农资经营店传来。检查组人员立即向店主说明过期种子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发芽率低、病虫害增多等,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可能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经过详细说明,检查组现场督促商户销毁了42包过期蔬菜种子,确保这些不合格产品不会流入市场,危害农业生产。
  法规宣传
  普及禁限用药 提升农户意识
  除了严格检查农资质量外,检查组还注重提高农户对禁限用农药的认识。每到一处农资经营店,检查组都会发放并张贴禁限用农药宣传资料,耐心向店主和前来购买农资的农户普及相关知识,解答疑问。
  “这个宣传海报非常有用,我这就贴上!”接过宣传资料的农资经营店店主徐德华迅速将海报张贴在店门口的显眼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检查组希望进一步增强农户的安全用药意识,减少因不当使用农药而引发的农业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此外,检查组还同步开展加强宪法、民法典、农业法等法治宣传工作,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经营、依法生产的自觉性。“这几份资料您抽空时多看看,维护自身权益!”
  村民们纷纷表示很多内容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一些实际问题与检查组人员进行了交流。
  长效机制
  强化部门协作 构建监管网络
  此次行动得到了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及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在检查过程中,贵安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张家喜仔细地查看农资包装上的标识信息。“我们必须要严格把关,绝不能让这些不合格的农资流入市场。”张家喜说道。
  通过这样的联合检查,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贵安新区的农资市场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年的粮食产量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以此次联合检查为契机,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让农户们用上放心农资,从源头上保障春耕生产和粮食安全。”
  当前,贵安新区正按照“稳面积、优结构、提单产”的工作思路,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为抓手,扎实推进春耕备耕各项工作。通过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行为,贵安新区为春耕生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将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行动,确保农资市场秩序规范有序,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业生产服务。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