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册亨公安探索“无人机+”警务新模式——
“空中警务”为平安注入新动能
民警使用警用无人机在水库开展巡逻。

  ■通讯员 卯富巧 张琪薰
  “嗡嗡嗡……”伴随着一阵轻微而有节奏的声响,一架警用无人机轻盈地从地面腾空而起,然后迅速攀升至空中,完成了降落、悬停、转向等一个个漂亮的飞行操作……连日来,这样的场景在册亨县公安局各派出所训练场不停上演。
  为适应新时代警务工作复杂多变的需求,提升民警辅警无人机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册亨县公安局精心组织,积极开展警用无人机“送教上门”培训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答疑解惑等形式,对参训民警辅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培训。
  “警用无人机的有效运用离不开高素质操作人员的支撑,本次培训的目标,就是教会包括8个派出所和刑侦、治安、特(巡)警等部门的民警辅警熟练使用无人机。”负责警用无人机培训工作的民警陈东升介绍。
  近年来,册亨公安不断探索“无人机+”警务新模式,将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巡逻防控、活动安保、线索搜集、护校安园、协助救援等警务工作中,为平安建设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截至目前,册亨县公安局共有警用无人机22架,派出所、刑侦、治安、交警等一线执法部门无人机配备率达100%。
  “以前我们处理一些复杂的案件或者搜索救援时,总会觉得有些视角难以兼顾,现在有了无人机,可真是帮了大忙!”说起无人机给警务工作带来的变化,巧马派出所民警赞不绝口。
  此前,巧马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韦某报警,称家里的两头耕牛丢失,请求派出所帮忙寻找。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赶到耕牛走失的现场,经过详细勘查和调取附近公共场所视频,初步判断耕牛挣脱绳索后,跑进了山林。
  然而,山林绵延起伏,郁郁葱葱,仅凭人力徒步寻找难度极大。关键时刻,处警民警想到了所里配备的警用无人机。
  很快,警用无人机在“嗡嗡”声中腾空而起,操作民警利用无人机的高空视野和机动性优势,对山林进行全面搜索。最终,在者告村坝长组后山桉树林中发现韦某丢失的两头耕牛,为其挽回经济损失12000元。
  除了帮助公安机关处置各类求助警情,警用无人机还是开展巡逻防控的“神器”。
  “人多别挤慢慢走,看好钱包和手机,随身物品要拿牢!”“不要在水塘边逗留、玩耍,请马上离开……”在册亨县各派出所辖区,无人机可沿设定的路线,对学校、重点商圈、重点路段进行实时巡逻护航,通过搭载喊话器,适时播放安全防范提醒,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也能让派出所及时掌握巡逻区域的动态情况。
  “无人机就像给我们警务工作装上了‘透视眼’和‘千里眼’,它可以快速到达人力难以企及的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和侦查。”秧坝中心派出所民警骆臣收表示,警用无人机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去不到”或“赶不上”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公安工作效率。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