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理论
第05版:国际
第06版:人大周刊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广告
标题导航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贵州代表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议案10件建议232件
汤越强代表:把“村超”“村BA”品牌赛事办得更加活力四射
李英代表:这里面装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鞠华国代表:让困牛山战斗的故事人人知晓
李世瑶代表:带领乡亲们把日子过得像草莓一样红火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鞠华国代表:让困牛山战斗的故事人人知晓
■记者 任莉
红色,是贵州最耀眼的底色。在贵州这片红色土地上,现有长征不可移动文物750多处,可移动文物2500多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
位于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的石阡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就是其中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石阡县政府在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处建立了红军壮举纪念碑,2018年,被贵州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一年,被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以来,石阡县委县政府更是加大了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的修复、保护力度,申请中央、省级专项资金3000万元对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战斗遗址进行了系统性修复。现在,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宣传教育基地。”说起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保护历程,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鞠华国如数家珍。
今年全国两会,鞠华国带了五份建议参会,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关于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的。在这份“关于将贵州石阡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中,鞠华国建议国家文旅部将贵州石阡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给予相关保护项目及资金支持,强化对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困牛山红军战斗的故事,需要更多的人知晓。”从小就听着英雄故事长大的鞠华国说,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是红六军团任弼时、萧克、王震三位首长1934年率长征先遣队胜利突围出石阡的战斗遗址,是其后卫部队——红18师52团战士集体跳崖壮举发生地。当年,战士们与敌人激战三昼夜,战斗到最后的百余名红军战士,面对被敌人挟持作为“人盾”的群众,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做俘虏。他们砸断枪支纵身跳崖突围,大部分壮烈牺牲。
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长征路。近年来,困牛山村借助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宝贵精神财富,努力抓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契机,通过挖掘保护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教学点和红色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红色美丽乡村路子。
作为困牛山村的“领头雁”,鞠华国说,他的愿望就是依托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让老百姓吃上红色旅游饭,过上更好的生活。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