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机寨村——镌刻在时光里的乡愁
  ■ 邹光学
  在记忆的浩渺星河中,总有一个温暖的角落,存放着我们最纯真的过去;总有一方深情的土地,藏着我们心底最柔软的眷恋。对我来说,那便是魂牵梦萦的家乡——黔东南州三穗县长吉镇机寨村。
  刚踏入机寨村,时光仿佛被施了魔法,一下子回到了久远的从前。村头那两株饱经百年风雨的枫木古树,像忠诚的卫士,安静地守望着这座宁静的古老寨子。它们高大又挺拔,粗壮的树干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粗糙的树皮上,满是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却又透着古朴庄重的气息。繁茂的枝叶在头顶肆意交错,把天空都遮住了,阳光艰难地从枝叶缝隙中洒下,给大地铺上一层细碎又璀璨的金箔。
  小时候,枫木古树是我们的快乐源泉。夏天,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在浓荫下尽情玩耍,捉迷藏、丢石子、掏鸟窝、偷黄瓜………清脆的笑声在枝叶间回荡;秋天,枫叶被大自然染成火红,微风一吹,枫叶像蝴蝶般翩翩起舞,我们欢呼着跑过去,小心地把枫叶捡起,郑重地夹进书本,做成独一无二、充满童趣的书签,这些书签,承载着童年最美好的幻想。
  想起大塘湾,那绝对是我们儿时最惬意的避暑好去处。每到酷热难耐的夏天,炽热的阳光烤着大地,蝉在枝头不停地叫,诉说着夏日的炎热。我和小伙伴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冲向大塘湾,纵身一跃,扎进清凉透明的水里。那时,世界好像变得简单纯粹,只有清澈的水、灿烂的阳光和无忧无虑的欢声笑语。
  还有肖老师的鱼塘,也是儿时难忘的欢乐地。这曾是村里肖老师曾经养鱼的小水塘,它像一个神秘的宝藏库,充满了诱惑。课余时间,我们常常像调皮的小耗子,偷偷跑到鱼塘边,小心翼翼地趴在塘边的砂石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面,看着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仿佛在探索一个神秘世界;有时,我们还会悄悄地抓鱼,就算被肖老师看到,他也总是和蔼地笑着,耐心教我们怎么网鱼。
  上初中时,每天必经的踏平坳有一棵高大粗壮的楠木树。多枝的树干像一把遮天的巨伞,茂密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好像在低声讲述着古老神秘的故事。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我和伙伴们背着书包悠闲地路过,阳光透过楠木树的枝叶温柔地洒在身上,暖烘烘的,好像给我注入了满满的活力,开启了一天的好心情;傍晚,夕阳的余晖把楠木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伙伴们的身影也被温柔地融在其中,有散步的,有奔跑的,有打闹的,还有共同分享着校园趣事的,楠木树就像一位无声又忠实的听众,默默地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和蜕变。
  这个古老质朴的机寨村,在上世纪90年代,村里有男女劳动力的家庭,都凭借精湛的泥水工技艺,离开家乡,奔赴繁华的城市或邻近的乡村。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城乡林立的高楼大厦间挥洒汗水,用努力和付出,换来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每到年底,外出打工的人陆续回家,村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充满了欢声笑语。如今,崭新的砖瓦房不断出现,曾经一排排破旧的木屋已经被高楼大厦取代,村里的道路也变得宽阔平坦,田坝里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那是对美好生活的由衷喜悦。
  如今,虽然因工作调动而离开家乡,但随着日子越久,家乡的模样在记忆里却越发清晰,就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那古老的寨子、饱经沧桑的枫木古树、充满欢乐的大塘湾、神秘有趣的肖老师的鱼塘、默默陪伴的楠木树,还有那靠勤劳致富的父祖辈和许多儿时亲密无间的玩伴,都成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也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每次回到家乡,熟悉的一切扑面而来,心里涌起的不仅是对过去的深深怀念,更是对这片土地浓浓的热爱和眷恋,这种情感像陈酿的美酒,时间越久越香醇。我知道,不管时光怎么变化,家乡的儿时印记都会永远刻在我的生命里,像璀璨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路,陪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未来,我满心期待家乡在时代的浪潮中,永续书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而我,也会带着这份浓浓的乡情,坚定勇敢地前行,不管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是我心灵中最美好的归宿!
  (作者单位:黔东南州司法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