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谢向祥:退休不褪色 当好育苗人
谢向祥(右五)向学生宣传相关法律知识。

  ■通讯员 杨春
  “我最不愿看到青少年因为年少无知犯错犯法,将自己的大好青春葬送在监狱里。每次到监狱开展法治宣传时,看到那些稚嫩的面孔,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2024年12月10日,笔者在黔西市关工委见到谢向祥时,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感慨地说着,“刚退休那会儿,组织就征求我的意见把我安排到关工委,最终实现了我心里一直想要关怀下一代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想法。”
  谢向祥,男,白族,中共党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兵某部队服役十余年转业,先后在原黔西县人民检察院、织金县人民检察院、毕节检察分院任职,最后回到黔西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直至退休。十来年的部队生活,锻造出他钢铁一般的坚韧意志;三十年来的检察经历,历练出了一位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检察官。
  学深方能化雨风 透悟方能润童心
  2012年,退休后的谢向祥在法律法规方面有较深的知识储备量。为使法治教育更全面、重点更突出,他率关工委法治组用了三年时间在黔西市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把黔西二中、黔西一小等10所中小学作为示范学校重点来抓。2013年,他结合检察工作经验和法律学识方面的优势,带头起草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的意见》,得到当时教育局、司法局、县综治办的积极推广与转发。
  此外,谢向祥还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五融入四坚持工作法”。五融入,即法治教育融入各个时期党的方针政策、融入立德树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方针、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四坚持,即坚持精心撰稿,用法治思维武装人;坚持突出重点,用法治精神启迪人;坚持以案释法,用各类案例诠释人;坚持更新知识,用法治雨露滋润人。通过多维法治教育授课,让广大未成年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文化认知水平,谢向祥还撰写了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学法懂法、守法畏法、从我做起》《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等多篇法治讲稿。他先后到黔西市多所学校上法治课,其中包括中建乡红板小学、铁石乡铁盔小学等,把法治教育延伸到边远学校。
  “为了给孩子们讲授法律知识,每次他都毫无倦意,而且心情舒畅。”黔西市关工委的同事李雪说,“只要有学校邀请他去上课,他都会精心准备,认真为孩子们送上最具营养的精神食粮。每次都有许多学生家长来旁听,学法氛围高涨。”
  “给孩子们上课,给干部群众上课,不仅法治方面的知识储备要厚要足,其他方面的知识也一样差不得。”谢向祥说。面对老师学生,甚至于广大人民群众释法说理,知识面就得有宽度、有广度、有厚度,自己就要博览群书,多学多写,与时俱进,只有把自己的这“一桶水”装满,才有本领去装满广大师生和群众的那“一碗水”。
  红色教育立自信 爱党爱国担使命
  为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谢向祥不仅认真撰写各类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宣讲稿,还先后到黔西市铁石乡、永燊乡、观音洞镇等地中小学进行宣讲,努力讲好每一堂党史课,大大增加了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跟党走的家国情怀。此外,他还陆续撰写了《横空出世的巨著照亮人类的明灯》和《学习<共产党宣言>的体会》,供黔西市、乡两级关工委成员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学雷锋心向党”教育活动中,他写了《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做新时代民族的脊梁》;在开展“爱祖国,心向党”教育时,他写了《新时期,我们怎样爱国》;在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他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工委工作的永恒主题》……带着这些宣讲稿,他走进学校、走进乡村,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以及群众受益匪浅,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谢向祥老师上红色教育课,让学生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深刻领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走过的艰难历程,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黔西市惠风学校老师秦兵说,“通过红色文化进校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莫道桑榆为时短 霞光自有万般颜
  “在关工委工作的十余年中,他总是积极作为,竭尽所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黔西市关工委副主任李建华拿着厚厚两叠讲稿感慨地对笔者说,“每次讲课,他都会结合实际认真写讲稿,力使每一堂讲课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就是他这么多年来积攒的手稿。”
  当笔者接过沉甸甸的手稿时,鲜红封面上写着“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期间讲课手稿”映入眼帘,笔者粗略翻数了一下,竟有50多篇,大约有六七厘米厚。
  在李建华的介绍中,得知谢向祥不仅给学校师生讲课,还无偿给各单位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党员干部授课。只要找到他,他都爽快地答应。他曾受老干局应邀,为老干部们讲了《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结合道德法治大讲堂,为各乡镇(街道)干部讲了《注重家风、家训教育、弘扬传统美德精神》等;在许多乡镇(街道)开展留守未成年人家长(监护人)培训会上,谢向祥又主讲了《让老人晚年有福享,让未来有希望》,课后效果反响好,许多家长听后感动不已。同时,谢向祥还把法治教育延伸到戒毒所、看守所等地,多次为戒毒人员、服刑人员上课,教育他们《珍惜自己生命,远离万恶毒品》《一足失成千古恨,回头已是百年春》《认真反思,接受改造,早日回归社会》等,同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春风化雨般感化他们,有的服刑人员现场痛哭流涕,表示要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我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稳定多作点贡献,我甘之如饴,内心无比踏实。”谢向祥感叹地说。
  在黔西市关工委工作的十多年里,谢向祥在乡镇机关、农村、中小学校上课100余场,受教青少年学生约10万人次。事实上,谢向祥有两个孙子在北京读小学,更需要有人接送,但谢向祥毅然选择“舍小家为大家”,认定最初的目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实干精神发挥余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年逾古稀的他做到了。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