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榕江法院:赶非遗村集 送法治“大礼”
法院干警向非遗产品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知识。

  本报讯(通讯员 吴磊 记者 龙立琼)“说话要算数(打一法律名词),这个灯谜的答案是什么?”“这个我知道,答案是承诺!”近日,在榕江县三江乡四格村“非遗村集”文化体验活动现场,榕江县人民法院组织的“赏非遗文化·猜法治灯谜”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自“村超”赛事走红以来,榕江县积极开办流动“村超村集”,“村集”成为乡村物产、文化、人流汇聚的重要场合。榕江法院以“村集”为法治宣传新阵地,开展独具特色的法治宣传活动。
  一条条精心设计的法治灯谜悬挂在人群聚集的集市中,农民工维权、劳动争议、非遗文化保护、反诈等法律知识纷纷“隐藏”在灯谜之中,吸引着众多群众驻足“揭秘”。法院干警现场解读法律知识谜底,并为群众送上“法治大礼包”,猜谜现场成为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生动课堂。
  此外,榕江法院干警还走进各非遗文化展台,围绕非遗产业市场交易中应当注意的法律问题,向非遗产品创作人和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并指导他们在签订合同、接收订单时防范合同违约、约定条款不明确等带来的法律问题,引导他们有效防范市场交易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有力保障非遗文化的“牌子”转变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非遗文化不仅要开发和利用,也要做好传承和保护。榕江法院将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创新普法形式,将普法宣传与非遗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深度融合,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榕江贡献法院力量。”榕江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廖声艳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