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教育新篇章
——2024年全省教育工作综述
从江县往洞中学学生在享用免费营养餐。通讯员 卢忠南 摄

福泉市实验学校学生在田间体验插秧苗活动。通讯员 李云艳 易盛武 摄

黔西市钟山镇钟山小学学生在进行手工扎染练习。通讯员 周训超 摄

  ■ 记者 张永霞
  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如何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怎样让千家万户在教育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教育工作者不断面临的“考题”。
  面对时代的叩问,2024年,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盯住“一条主线”“五个目标”,抓紧抓实“十大专项任务”“八大方面24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弱有众扶”,推动各项工作持续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用迅速、有力的行动,给予最坚定的回答: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提升教育质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教育新篇章。
  党建引领 立德树人扎实推进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2024年,贵州教育系统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抓基础、重规范,强创新、树品牌,党的建设更加有力,立德树人有效落实。
  这一年,党建基础持续夯实。全省教育系统纵深推进“五级书记抓党建”工作机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持续提升。采取“担任1所民办高校党委书记+联系督导3所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模式,推动实现全省16所民办高校选派党委书记(党建指导员)全覆盖,全省符合条件的4246所中小学校全部完成领导体制调整工作。
  这一年,思想引领不断增强。持续推进“理论宣传二人讲”扩面走深,全年组织宣讲3907场,覆盖46万余人次,通过讲“道理”、摆“故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入脑。
  这一年,思政教育一体推进。推进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逐步形成“微影黔行”“薪火黔行”“澄心黔行”等贯穿大中小学的特色思政教育品牌;举办全省第三届学校国防教育活动周,吸引近千名师生参与,开展军事科目展演、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专家讲座、征文比赛等活动。
  这一年,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发布“澄心黔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编制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切实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排查和干预。完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省级竞赛参赛师生超过5万人次,全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铸魂育人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通过党建示范创建和典型引领,全省各个学校党支部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建品牌内涵日益丰富,为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统筹兼顾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4年,贵州教育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摆在民生保障首位,统筹各类教育,交出了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坚持保公平、提质量,基础教育基点更实——
  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推动14个县达到国家普及普惠县督导评估标准,支持印江等6个县推进国家级、省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和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建设,省级示范幼儿园数量达151所,持续推进全省5059所薄弱园规范提质,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园”。
  加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力度,遴选2个批次、7个县作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省级重点支持县,支持南明区等5个县(市、区)整县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新增国家级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2个,培育省级融合教育实验区4个、融合教育实验学校(园)156所;编制专门学校建设三年规划,持续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力开展青春期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三项专项教育”。
  加强示范高中培育,新增4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深入开展县中帮扶工作,建立1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至少帮扶1所薄弱县中机制,通过托管、结对帮扶、合作办学等形式,推动县中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坚持建体系、促融合,职业教育特色更显——
  开展“3+2”中高贯通培养试点,稳步扩大“3+4”中本贯通培养规模,牵头本科院校增至11所,试点中职学校扩大至38所,招生计划达到1460人,增幅近49%,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更加宽阔。
  立项建设10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遴选13家企业为我省第五批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选评7所省级“双高校”,4所高职院校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单。
  组队参加2024年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学生和职工获奖牌16块,职业学校学生参加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获奖139项,刷新历史最好成绩;完成高职院校“订单班”就业近2.2万人,全省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参加人员累计达到65万人。
  坚持优结构、强服务,高等教育发展提速——
  持续推进理工科强化行动,新增本科专业45个,其中理工科专业32个、占比71%;立项建设第二轮贵州省一流学科78个,其中理工类学科38个、占比48.7%;立项建设36个“理工科学科专业强化行动”重点支持学科。
  推动全省所有高校开设《数字素养通识课》课程,覆盖30万名大学生,评选省级“金课”课程536门、省级“金师”121名。
  指导高校申报百千万人才工程,向教育部推荐2024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申报人选86人,完成209名产业导师选聘,组织高校申报科技小院73个、科技小院集群5个,组织高校申报4所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支持2024年“百校千企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17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首破6亿元。
  教育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一个个务实举措,一项项亮眼成绩,描绘出教育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让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改革创新 教育活力有效释放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激发教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贵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完成省、市(州)共建本科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省属高职院校整体划转至省教育厅统一管理;
  高位推动我省与19所省外高水平大学开展省校合作,全省9所高校的13个学科和省外12所高水平大学基本确定帮扶团队、3个学科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力求实现学科评估、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三个突破”;
  全面实施中外师生“桥见”贵州、港澳台师生贵州行、“知行贵州”及“五五计划”等系列活动,全年组织邀请1800名国(境)外师生来黔交流;
  成功举办2024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深入推进“教育+”创新模式,深入推进产业对接、文化旅游、农业合作、医疗合作、科学研究等应用交流合作,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51份;
  启动全省中小学校数字化转型试点区、校建设,聚力打造“教育数据中心”“教育应用中心”“教育保障中心”“教育网络安全中心”,不断丰富数字驾驶舱的内容和功能……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2024年,贵州教育系统从百姓最关切的问题入手,坚持抓改革、促开放,不断释放教育活力,助推教育事业跑出“加速度”。
  多管齐下 教师队伍持续优化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根基所在。为此,贵州教育系统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强引领、抓素质,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育发展软实力。
  ——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加强。开展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积极营造“争做新时代好教师”良好氛围;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加大师德失范行为查处力度;督促全省高校党委全部成立教师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
  ——教师配备管理成效初显。深入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通过“特岗计划”、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教师2万余名;组织66个定向县和275名“优师计划”毕业生开展面对面双选,为我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补充优质师资;获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选派教师1468人,“银龄讲学计划”招募银龄教师339人,教师队伍持续壮大。
  ——减负提质力度不断加大。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行动,发布省市县三级2024年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公布省市县三级举报电话,拓宽群众反映问题渠道,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每一位教师回归教育本位。
  ——工资待遇保障有效落实。强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落实情况调度,紧盯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督办,确保教师工资待遇及时足额发放,以县为单位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法定要求。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如今,好教师站在了讲台上,好学校办到了家门口,一系列突破发展瓶颈、注重发展内涵、凸显发展成效的有力举措,正持续推动贵州教育事业稳步前进,奏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乐章。

   数 说 成 就
  ●全面完成50所公办幼儿园、60所城镇义务教育学校、高职院校“订单班”就业1.8万人、专升本2万人等民生实事任务。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08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6.95万个。
  ●14个集体、50人获全国表彰,9名教师代表获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3所学校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3名教师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表彰;“最美教师”人数位居全
  国第一。
  ●2024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达85.04%,超出目标5.04个百分点。
  ●9所省市(州)共建本科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10所省属高职院校划转为省级教育部门主管,新增硕博单位4所、硕博点48个。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勇夺14金,比前九届总和还多3枚;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勇夺3金,团体排名全国第二;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
  大赛中勇夺24个金奖,实现历史突破。
  ●1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全国标杆院系、1个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全国建设名单、15个基层党组织入选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个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入选“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理论宣传二人讲”走实走深,全年宣讲3907场,覆盖46万余人次;40余部作品分别在“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和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奖。
  ●14个县被认定为2024年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总量位居全国第6;省级示范幼儿园数量达151所,各级示范园占比达30%。
  ●遴选2个批次、7个县作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省级重点支持县,支持南明区等5个县(市、区)整县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
  ●新增省级示范性高中4所,建立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至少帮扶1所薄弱县中机制。
  ●推动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率达98.76%,11件校外培训治理经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争取到中央转移支付资金212.07亿元,超出既定目标3.85亿元;投入学生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93.09亿元,惠及学生1358.54万人次;投入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43.63亿元,惠及农村学生470.35万人;助学贷款连续16年创历史新高。
  ●新设立职业本科高校1所、高职院校3所,全省高校增至80所;完成贵州医科大学等4所高校新校区建设及11所高校布局调整,新增高等教育学位15.4万个。
  ●选聘209名产业导师,组织申报科技小院73个、科技小院集群5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4所;推荐申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提名人选2人。
  ●立项资助“百校千企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17项,企业发榜金额突破1亿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首破6亿元。
  ●遴选13家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评选7所省级“双高校”;3所国家“双高计划”校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终期验收;全省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累计达65万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