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铁路民警“超长待机” 为“红眼列车”护航
民警携警犬在候车大厅巡逻。

  ■记者 吴蔚
  1月31日晚上9点50分,贵阳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宋太鑫结束了两天的列车值乘后回到贵阳。2月1日早上6点,他马不停蹄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到家时,家人开玩笑,在“红眼列车”上值乘,成了“红眼”民警。
  宋太鑫不以为然,“我不睡觉,旅客在车上就都能睡个安稳觉。”
  经过短暂的调整后,2月4日开始,他又将登上列车,连续执勤70多个小时,其中将经历两趟“红眼列车”。
  “红眼列车”是为了满足春运运力需要,铁路部门利用夜间维修天窗时段增开临时高铁列车。由于其通常在深夜至凌晨时段运行,于翌日清晨或早上抵达目的地,动车组大灯在夜间开启呈红色,所以被称为“红眼列车”。
  1月20日起,贵阳北站、贵阳东站每日开行“红眼列车”40余趟,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宋太鑫今年在贵阳北至上海虹桥的“红眼列车”上值乘,期间还套跑六盘水站与荔波站。自此,宋太鑫就开启了“超长待机”模式,只要一上车,至少连续40个小时下不了车,最长在车上的时间达到了近80个小时。
  夜间行车区间大,停靠站台少,旅客防范意识比较低,还有不少旅客睡不着会忍不住想吸烟、喝酒。每隔1小时,宋太鑫就要逐节车厢开展禁烟提示和安全巡查。值乘夜班车,他不知不觉间养成“生物钟”,到点就醒,几乎睡不了整觉。
  平日里8节车厢的短编动车组,春运期间“头碰头”连接,重联运行。宋太鑫巡视完8列车厢后,待抵达下一站,他立即下车换乘到另一短编动车组。
  夜深时,有旅客沉沉睡去,手机、钱包等物品仍随意放在小桌板上,宋太鑫轻声叫醒他们,叮嘱其看护好个人财物;有旅客打电话声音较高或播放电子产品音量过大,宋太鑫又提醒其降低音量,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列车到站时,他还得关照旅客们别遗忘或错拿行李。
  车厢外,还有更多的铁路民警在为乘客守护回家的路。
  贵阳北站派出所执法办案队民警何涛,今年主动申请承担除夕夜值守任务,“我是贵阳人,应多承担些,好让外省籍的同事与家人团聚。”
  春运期间人员流动大,纠纷类警情较多。列车上的纠纷,到站后按规定要转移交给执法办案队处理。遇上在列车上吸烟、冒用他人身份证、酗酒后刻意滋事等事件,何涛坚持依法严肃处理。
  而因被占座、走路磕碰引发口角或打架纠纷,何涛一方面说理讲法,一方面照顾旅客情绪,“定要公平公正地调解、化解。”这类简单民事纠纷类案件,若是旅客急着回家过年,何涛也会及时想办法将他们送上列车,让他们年后再来处理。
  除此之外,在列车上和候车地点加大了反诈宣传力度。贵阳北站派出所执法办案队大队长李洪进说,贵阳铁路公安处在打击多起电信网络诈骗中已积累起丰富的经验,通过设置宣传展板、播放视频、现场法治讲解等方式,提醒旅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据了解,2025年春运自1月14日开始,持续40天。期间,贵州省内铁路部门预计发送旅客1046万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