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 通讯员 岑云萍 摄
兴仁市人民检察院对一起危险作业案举行现场公开听证。
望谟公安开展联勤巡逻,提高街面见警率。 通讯员 庄娟 摄
贞丰县司法局开展“双语”普法宣传。 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办理全国首例诉请排放单位缴清碳排放配额的案件,填补了相关领域司法实践空白;
黔西南州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批捕各类刑事犯罪1583人、起诉3388人,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黔西南州公安机关全面完善事前预防、事中化解、事后稳控体系,积极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
黔西南州司法局在全省率先推行“州市共建”模式,兴义市进入全国第三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实地评估环节,法治政府建设稳步向前;
……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黔西南州政法系统在州委政法委指导下,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挺膺担当,深化运用“六防六化”工作方法,扎实推进落实“和谐稳州”战略,不断推进平安黔西南、法治黔西南建设再上新台阶。
政法委:
全力营造高质量发展安全环境
■通讯员 陈樟文 张金祥 黄斌
近年来,黔西南州政法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运用“六防六化”工作方法,扎实推进落实“和谐稳州”战略,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力有序。坚决贯彻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调整充实州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将“和谐稳州”战略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平安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调度,建立情报预警、决策研判、干预处置“三个体系”,始终保持各项维稳安保机制处于激活状态,深化涉稳信息研判处置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负面舆情的底线。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招有效。深化运用“六防六化”工作方法,全力推进重大风险摸排、防范、化解各环节工作,主动防范和处置各类重大风险隐患。制发《黔西南州2024年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黔西南州2024年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要点》,明确工作措施,项目化、清单化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开展。健全完善重大风险防、稳、化工作制度机制,全州重大风险化解稳控率100%。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有法有实。建立落实“134”基层社防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服务平台、专业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和维稳信访指挥平台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社会治理共同体,全州实现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全覆盖;组织19个基层综治中心开展枫桥式综治中心“大比武”,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荐12个基层综治中心申报贵州省2024年“枫桥式综治中心”命名,5名网格员、10名联户长分别被评为省级“最美网格员”和“最美联户长”。
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有据有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推进责任、预防、排查、化解、处置、保障法治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解决。2024年,通过贵州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处置民生事件57509件(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隐患40274件(次)。7个工作法获评省级“枫桥式工作法”,《异地矛盾化解“五线谱”工作法》入选2024年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案例,并在全省视频交流会上集中展示。
法院:
以创新举措书写司法为民新答卷
■通讯员 何微
黔西南州某股份有限公司黔西南分公司因失火导致晴隆县某社区98户人家财产权益遭受损害。
普安县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在接到案件后,迅速行动,成功促使双方达成诉前调解协议并依法申请司法确认,不仅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节约了司法资源,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创新举措扎实工作,书写司法为民新答卷。
近年来,黔西南州法院系统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矛盾纠纷多元治理格局,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诸多成绩。
北京草原之盟环境保护促进中心起诉兴义市上乘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乘公司),要求其履行碳排放配额清缴义务。上乘公司作为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内未按期完成碳排放配额的清缴,导致其应购买的碳排放配额缺口达818148吨。
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引导上乘公司主动向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转入资金7318万元用于购买欠缴的碳排放配额,并最终完成了清缴履约。法院最终判决支持了原告的部分诉讼请求,要求上乘公司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
这起案件是全国首例诉请排放单位缴清碳排放配额的案件,是黔西南州一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填补了相关司法实践的空白,案件的判决结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判后答疑强化责任,提升司法公信力。
2024年,黔西南州法院共开展判后答疑案件875件977人次,判后答疑工作开展以来,2024年1至10月黔西南州法院上诉率、申诉率和案访比均在区间值内且在全省前列。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黔西南州法院在判后答疑工作中的扎实成效。
为此,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制定出台了《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后答疑工作办法(试行)》,旨在提高当事人对人民法院裁判的服判率、自动履行率和初信初访案件化解率,促进案结事了,强化法官承办案件的责任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检察:
以高质效履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通讯员 沈春会
2024年,黔西南州检察机关始终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全面协调充分履行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以法治力量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保障善治。
一年来,黔西南州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批捕各类刑事犯罪1583人、起诉3388人,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黑涉恶犯罪34人。用好法律政策主动创稳,对轻微犯罪、初犯、偶犯等依法不批捕1131人、不起诉1284人,确保宽严有据有度、罪责刑相适应。其中,兴仁市人民检察院针对办理的一起危险驾驶案暴露出的安全隐患,推动相关行政机关联合开展“黑校车”专项整治,入选全省政法系统“讲政治强业务铸忠诚”优秀案例。
一年来,黔西南州检察机关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办理群众信访1392件,开展信访矛盾源头治理、信访积案清理,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197起,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56件。兴义市人民检察院、安龙县人民检察院2个“枫桥式工作法”被评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晴隆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因遭受家庭暴力申请支持起诉离婚案时,发现部分村(社区)未将反家庭暴力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为预防类似社会治安隐患发生,2024年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推动全州41个乡镇110个村(社区)将反家庭暴力纳入村规民约。
一年来,黔西南州检察机关以高质效履职站稳人民立场,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强化劳动者合法权益司法保护,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4件、支持起诉案件179件,助力“讨薪”182.56万余元。用好用足司法救助,向336名因案致困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55.88万余元,为86名被救助人落实就学、就业等多元帮扶救助措施。针对发现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应发未发、应停未停等问题,安龙县人民检察院研发的残疾人补贴精准发放法律监督模型,通过调取残疾人员、死亡人员信息及“两项补贴”发放情况等数据比对发现案件线索,有力推动了残联系统为全州1000余名残疾人办证、换证工作,追缴错发多发补贴16万余元,该模型被最高检推广应用。
公安:
精准发力促进矛盾纠纷闭环化解
■通讯员 赵佳玲
黔西南州公安机关牢固树立“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聚焦“三点”精准发力,全面完善事前预防、事中化解、事后稳控体系,积极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
在聚焦源头“风险点”摸排到位“事前防”方面,黔西南公安深耕“主防”责任田,通过调动村组干部、网格员等多方力量自主摸排矛盾纠纷线索,依托“一村一警”警务工作模式,联合排查,提前掌握家庭邻里、土地纠纷等矛盾隐患,确保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兴仁市公安局屯脚派出所依托警务室共建村级综治中心,联动基层公建力量,通过定期走访摸排清查,挖掘矛盾纠纷苗头,建立社区村居矛盾风险隐患表,分层次梳理掌握矛盾纠纷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让基层“末梢”变为治理“前哨”。
通过群防群治力量,黔西南州公安机关聚焦信息搜集、分类管理、源头化解,用心用情从源头上避免“小拖大”“民转刑”问题的发生,实现“矛盾不上交”。
在聚焦调处“关键点”化解纠纷“事中调”方面,黔西南公安在强化内部警种合成作战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理念,将矛盾化解工作前移,全面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综治中心等部门的良性互动,全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在兴义,桔山派出所主动汇报协调,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在派出所设立基层治理“融合联动”指挥部,由兴义市桔山街道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整合司法、妇联等12个职能部门人员入驻派出所、一体办公,一站式调解矛盾纠纷。2024年,“融合联动”指挥部调处矛盾纠纷4816起,成功化解率99.27%。
在聚焦防控“着力点”线上线下“事后访”方面,黔西南公安紧扣“回访”环节,通过入户走访、短信、电话等形式及时了解新情况,有效巩固了调解成效。
望谟县公安局王母中心派出所以村为单位,针对矛盾纠纷的不同级别,采取“一级矛盾”线上回访、“二级矛盾”叠加回访、“三级矛盾”会诊回访3种模式,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纠纷反弹。2024年,王母中心派出所依托矛盾纠纷回访机制,开展线上线下矛盾回访1100余起。
司法行政:
执“法治之笔”书写新时代“为民答卷” ■通讯员 胡慧
黔西南州司法局深化运用“六防六化”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改革创新路径,笃行实干抓落实,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执“法者,天下之大信”之笔,书写法治政府“建章立信”的“公信卷”。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黔西南州“两降一升”工作获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报送案例1篇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选编。在全省率先推行“州市共建”模式,兴义市进入全国第三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实地评估环节,法治政府建设稳步向前。
执“法者,治之端也”之笔,书写法治社会“尊法守法”的“普法卷”。黔西南州司法局创新“传、特、融、新”普法宣传方式,“法治黔西南”新媒体影响力跻身全国普法榜单前十,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全省第二;成功举办2024万峰林律师马拉松活动,推动法治文旅融合发展。“加油之声·我为宪法加油”现场音乐普法活动得到州委主要领导现场指导。兴义市司法局劳动争议纠纷“四字诀”工作法在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大比武活动中获省委政法委通报表扬,晴隆县司法局大厂司法所异地矛盾化解“五线谱”工作法获省司法厅通报表扬。
执“法治者,安邦定乱之基石”之笔,书写公共法律服务的“公益卷”。在全省率先开展“2+N”州市共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改革,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得到《贵州改革工作动态》推广及省司法厅批示肯定。
2024年,全州受理并批准法律援助案件30617件,办理各类公证事项2783件,州公证处、州法律援助中心荣获司法部先进集体表彰;积极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相关征文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一等奖;全州137个司法所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成功选聘转任320名司法协理员。